信件讀罷,蕭遐買長長地舒出一口氣。
這封耶律淳的親筆信讓他將之前的猜想推翻,上麵遼興軍節度使耶律大石已經於十日前率領五千騎兵北上中京道,襲擾金軍後路。
耶律大石此人,蕭遐買也是知道一二的,此人進士出身,卻頗有膽略,日後若是成長起來,未必就會比耶律餘睹差多少。
想必阿骨打定然是不堪其擾,分出了一路軍卒前往應對。
隻是這耶律淳也實在是可惱,明明手握十萬大軍,卻偏偏隻給耶律大石五千軍隊。若是能有兩萬人馬北上,立即便能解了文德城之圍,到時候他再同南麵奉聖州永興城的耶律諦裏姑率大軍三路合圍金兵,就算不能盡殲來犯之敵,也能從阿骨打身上狠狠地撕下一塊肉來,一挫其銳氣。
此時暫且放在一邊不表,既然耶律大石北上已經吸引了一路金軍的注意,那至少目前西京是安全的。
但既然整個戰場出現了一個如此大的疏忽,蕭遐買必須將這個情況彙報給耶律延禧,讓他抽調兵力加強大同北麵長城一帶的防禦,防止金國饒奇襲。
……
七月初五,經過三日的長途奔襲,吳乞買與耶律餘睹穿過茫茫草原,來到了大同府北麵八十裏外的長城之外。
據前方的探子來報,再向南行不到二十裏便是通往大同的長城關卡。
吳乞買笑著對耶律餘睹道:“此次行動如此順利,多虧了餘睹兄的一路指引,讓我軍少走了不少彎路,待計劃成功之後我定會在陛下麵前為餘睹將軍多多美言。”
“多謝諳班勃極烈!耶律延禧與我有滅門之仇,我自然會全力幫助陛下捉拿他!”耶律餘睹拱手道了一句,內心卻不是滋味。
他本是遼國貴族,若不是祚帝如此逼迫,他也不會轉身投敵,帶領金兵反過頭來捉拿耶律延禧。
固然是這樣,這群金國女真人對他還是百般猜忌提防,這吳乞買雖然對他和顏悅色,但和阿骨打的那些臣子們並無多大區別。一路上也是將他看成帶路黨。
“餘睹將軍,你放心,我們一定會為你報了此仇。”吳乞買點零頭,招呼身後的騎兵再度出發。
大同長城是古秦漢長城,曆經曆朝數代加固,傳至今日依舊作為大同北麵的重要防線。
此時長城之上遼軍士卒肅穆而立,看著關卡前麵來來往往的百姓商人。
大同是遼國的重鎮,為五京之一,北麵連通著草原的各個部落,南麵的蔚州、應州、朔州與宋朝的東西二路相接,周圍群山環伺,地勢極為險要,自古便為兵家必爭之地。
兵家必爭之地往往是交通要衝之地,因幢戰爭停歇,也同樣是商路必經之地,大同長城常年來往著北麵草原和南麵宋朝與南京道的商人隊伍。
這些商隊大多以漢人為主,為了防止這些缺中混入奸細,所以簇的士卒每時每刻不在緊盯著來來往往的人群。
忽然邊出現了一片黑壓壓的潮水,向簇湧來。一名士卒擦了擦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來不及考慮為什麼草原上會突然出現一支來勢洶洶的軍隊,扯開了嗓子大喊:“敵襲!有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