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近八月,地處河西,雖然遠在東方數千裏之外的東京早在戊時便已黑,但這裏依然要到亥時才能看見漫的星鬥。
今晚的夜色十分明亮,一輪微缺的彎鉤掛在萬裏無雲的黑幕之上。充當著一個無需電力的燈泡。
這樣的環境十分利於夜間行軍,但也十分不利於從敵饒眼皮子底下撤軍。
對此趙楷早在紮營的第一便做好了準備,命令士卒夜夜燃起篝火,每夜足足要點百餘座。這樣一來不光能告訴城中守軍一個宋軍人數眾多的假象,也有利於今晚的撤軍行動。
在數百座篝火的照耀下。宋軍大營燈火通明。照亮了周圍一大塊地方。
宋軍大營坐落在一道山坡之上,一直向後綿延,直到山頂。
此時宋軍們正牽著塞了馬爵、裹了蹄子的戰馬悄咪咪地從營後下坡,轉一個彎,向西麵撤離。
對此,城上的守軍一概不知,他們隻看到宋軍大營燈火通明,但再將眼睛看向宋營周圍時,除了一片黑暗啥也看不清。這是因為宋營的光亮與周圍黑暗的環境相比照,加深了人眼所觀察到的環境色彩對比度,亮的越亮,暗的越暗。
隻有到了明日早間,太陽升起之後他們才會發現原本熱鬧非凡的宋軍大營一夜之間變得安靜無比,空空蕩蕩。
趙楷便這樣出其不意地從涼州城下撤走,趕往西麵二十裏之外的摩嶺,設下埋伏圈,坐等西夏的援軍到來。
摩嶺是宣化府治所甘州城通往涼州城所最近的一條路上的必經之地,另一條路則是選擇繞開簇,走北麵平原,路程要比經過簇遠近百裏。
之所以稱為摩嶺,是因為簇連著祁連山的餘脈,山路崎嶇,道路坐落在一處峽穀之中,兩麵山嶺聳立落差極大,綿延十數裏,地勢十分險要。
趙楷認為,宣化府的西夏兵馬若是前往支援涼州城,至少有九成的概率經過簇。
宋軍兩路人馬,趙楷的親衛破虜軍棄馬扛著火炮在兩麵山嶺上布置埋伏,而靜塞軍的兩萬人馬則是隱在穀後,待聽見兩麵山上的炮響,便率軍殺向穀中,徹底擊潰西夏援軍。
這一切在趙楷的布置下顯得是如此完美,就等魚兒上鉤。
……
梁海濤行軍三日,走了兩百五十餘裏,到夜裏戊時便隻差不到五十裏就能走到涼州城下,於是他決定讓士卒們埋鍋造飯,養好精神,待到五更時分再出發,以最佳的體能狀態到達涼州城下,對宋軍發起攻擊。
後半夜,月亮的光芒已經消失在漫的黑夜之鄭
這時,甘肅軍司大營中開始行動,士卒們從睡眠的狀態中醒來,簡單地吃過一些幹糧,再次向東南方向進發。
五十裏的路程長不長,他們大約需要花費兩個多時辰,待到東方的太陽升起後便能到達目的地。
一個晚上的休息使得他們此時精力充沛,梁海濤見狀便加快了行軍的速度,僅僅一個時辰便走過了一半的路程,到達了摩嶺的外圍。
“全軍停止前進!”梁海濤策馬停止前進,下達命令。
隊伍很快便停了下來,一動不動,幾乎沒有發出任何多餘的響動,由此可見這支軍隊的紀律有多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