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就是化整為零的遊擊戰術嗎?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趙楷不由出聲道。
“化整為零,化被動為主動,依據有利地形充分調動敵軍,使其困頓,再聚而殲之!”
“這……”吳用楞住了,他倒是沒有想到這麼多,隻是他在梁山時便經常遭遇兵力遠勝自己的官兵圍剿,因此對於遊擊戰術也略有心得。
這種戰術並非是近代所發明出來的,古人早就已經充分將這種戰術思想運用到戰爭中,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創造了不少的經典戰例。
就拿唐末黃巢起義來說。
黃巢起義開啟了唐朝滅亡的序幕,而之所以這場失敗的起義能撼動唐朝的根基,其原因便是黃巢所奉行的流竄破襲思想,將戰火燒遍了大半個唐朝,使得唐朝經濟徹底崩壞,跌落深淵。
這種流竄破襲的思想便是典型的遊擊戰思想,打不過便跑,在戰略運動迂回之中殲滅敵軍,同時又四處劫掠補給,使得隊伍越打越多,勢力越跑越大,終於從廣州成功攻回長安。
“殿下所言極為精辟!”吳用體會到趙楷話中精髓,忍不住讚歎。
“殿下,我軍兵力原本便處於劣勢,如此為之,隻怕或有被李察哥各個擊破之危。”折可存說出了不同的看法。
“隻要你們謹守我方才所說的十六字方針,這場戰鬥我軍一定能夠取得勝利!”趙楷語氣堅定道。
後世無數的大小戰事都無不反映出這十六字方針乃是以弱勝強百試不爽的戰法,趙楷相信他也能夠以此法在這沙漠戈壁、高山叢林之中與李察哥周旋。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折可存細細咀嚼著這句話。
“你們就當這次戰爭是對昔日你們在兵學之中所學的一次考核。我相信,你們一定可以!”趙楷最終拍板決定就依吳用之言。
……
北遼,歸義城
“將軍,太尉大人又遣人來問,我軍是否已經攻陷了歸義城。西線小種將軍已於昨日攻破了易州。”
“好快的速度!”種師道讚了一句。
他在這歸義城下已經逗留了十幾日時間,始終被郭藥師死死擋在城門之外。
這家夥仿佛下定了死決心,非要固守城池,一步不退,雖然這幾日來宋軍已經數次攻上了城牆,卻始終不能站穩腳跟。
若再給種師道個把月,他絕對有信心將這座負隅頑抗的城池整個吃掉。
但身後的童貫顯然不可能給他這麼多時間,這才十幾日,已經數次差人送來書信,語氣間一次比一次不滿意,兩日前還問他要不要退下來歇歇,換上河北軍前來攻城。
童貫這廝貫會使這種撿便宜搶功勞的招數,但他若果真久攻不下,也不能拿童貫無可奈何,技不如人難道還有道理說嗎?
種師道也愁啊!
“告訴使者,明日我再組織進攻一次,若拿不下此城,自願退兵讓賢。”
種師道已經暗自下定決心,明日他將親至城下督戰,鼓舞士氣。爭取一鼓作氣攻上歸義城頭。
“曲端!”種師道喚道。
“末將在,請將軍示下!”曲端出列。
“明日你在軍中選出一千敢死隊,我親自帶領敢死隊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