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什麼?”趙楷一愣。
“殿下,我們何不從熙河路再發一路援兵,如此一來定可將這十萬擒生軍吃掉!”吳用耐著性子說道。
“不不不!”趙楷先是眼前一亮,然後搖頭道:“西夏又並非隻有這一路十萬騎兵,他們亦在我大宋邊境陳兵十數萬以待,隻要我大宋軍隊出動,他們勢必不會坐以待斃。而且如此一來這場戰爭的規模便會升級,年前定然結束不了,一旦時間太長,以我大宋兩線開戰的情形來看定然堅持不住這幾十萬大軍的糧草開銷,你這主意並非良策。”
“敢問殿下此戰的目標是什麼?”吳用問。
“自然是拿下河西走廊。”
“拿下河西走廊之後呢?”
“消滅西夏,恢複我大宋銀夏五州之地!”
“既然如此,殿下應該明白,這河西走廊乃是西夏腹地,西夏失之必亡。如此一來殿下要拿下河西走廊又與攻滅西夏何異?如今這場戰鬥已經是西夏的生死之戰,是故西夏發十萬大軍來救。”
“如此,不管我軍最後拿不拿得下河西走廊,這場戰爭已經升級,我軍與西夏的大規模交戰已經無法避免,殿下還在猶豫什麼呢?”
吳用看問題的眼光還是比較透徹,知道戰事進行到現在,不管是對於大宋還是西夏而言都是一個關鍵的時期。
若西夏敗,則河西走廊歸宋,並且宋朝很寬便能再次組織起一支大軍,沒了河西走廊的西夏就如同被開了膛的肥豬,宋軍輕易便能直取西夏的心髒——興慶府。
到時候失去了半壁江山和十數萬精銳大軍的西夏,又有多少能力來抵抗宋朝呢?
反之,若宋朝失敗,那趙楷和吳用兩人的性命就將不保,說不定還會再次受到西夏人的進攻,趁著大宋的數十萬軍隊在北方與遼人交戰入侵宋朝,使大宋腹背受敵。
既然雙方誰都輸不起,為何對方加了碼注,己方卻不能加呢?
“你說的話……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此番與西夏交戰乃是由我個人私自挑起,時限並沒有知會父皇和朝廷,若是我發大兵進攻西夏,父皇和朝廷那一關,不好過啊!”趙楷歎息道。
要怪,就怪他不能一言決定所有事。再者,他此番帶的都是年輕一輩的將領,並沒有要求劉仲武、姚古、張叔夜等人隨他一起,原因就在於不想連累其他人。
如果是他帶折可存、姚平仲等人一起出征,他大可以將責任全部攬在自己身上。自己身為西北軍政一把手,命令幾個小將,他們敢不聽嗎?
但如果劉仲武等人一道隨他出征,那性質就變了,這甚至能被朝廷的那群屍位素餐的家夥解讀出造反的意思。
一人做事一人當,這是趙楷的思想。
“殿下,事情到了現在,你覺得即便是你贏了這場戰事,陛下和朝廷的大臣們,難道就會將你擅自出兵的行動忘掉嗎?你以為這西北的所有將領就都能脫得了幹係嗎?殿下莫要忘了,你可是在潼關布下了兩萬神勇軍,這是什麼意思無需我等提醒,陛下一眼就能看出。”吳用恨鐵不成鋼地道。
“諸位路帥之所以沒有阻止你的這次出征,立場已經站在了你這一邊。他們相信你,願意與你一起分擔責任,一起打敗西夏人,一起再造一個武功強盛的大宋。相信現在他們就在等殿下的一句話,隻要殿下有所求,他們必將點兵來援,助殿下蕩平這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