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遇到姚友仲,也算是意外之喜。
畢竟姚友仲此時手裏有一千三百餘名士卒,兩軍一彙合趙楷手上的兵力就漲至三千。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打仗多一個人便多一分力氣這讓他在對抗李察哥的時候多少有了一些底氣。
幾人碰了一下頭,在臨時搭起的小帳裏開了一個小會,商量一下接下來該如何行動。
事實上,他們也應該考慮一下接下來的動向了。
隨著戰事的不斷持久,天氣的不斷降溫,他們也應當考慮一下李察哥下一步的行動了。
“李察哥此人乃西夏宿將,此戰他已經領教到我軍的厲害,必然會竭盡腦汁地將我軍置於死地。我軍大部位於祁連山之上,縱然山高林深,但一直待在山裏也隻能被活活餓死。因此我猜李察哥的下一步計劃必然是堅壁清野,斷絕我軍糧食的不急來源,使得我軍不得不與之硬碰硬,他方能以絕對的優勢將我軍擊潰!”吳用指著地圖,沉聲說道。
此時局勢其實也未必就明朗,雖然他們劫了李察哥的糧草,斷絕了他們的補給。但李察哥未必就不能擠湊出旬月的糧草。到時候便可以堅壁清野的戰略活活耗死他們。
“吳用說的確是事實。”趙楷點頭道:“李察哥親率兩萬大軍前來,必定是下了決心想要一舉將我們鏟除,此人縱橫西北十數年,打敗過劉法、種師道等當時名將,不管是領軍還是謀略水平可以說是當世一流也不為過。”
“我看咱們還是逃回山裏去吧,既然李察哥在這裏,那我們完全可以從他薄弱的地方下手,從山裏穿梭回瓜州、沙州,打他一個措手不及。”敖魯斡不以為然道。
既然趙楷提倡那個什麼勞什子遊擊戰,那何不避敵鋒芒,專攻敵人薄弱的地方進攻?
確實,遊擊戰的宗旨便是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但趙楷卻首先搖頭否定:“不可,我軍從瓜州穿行到此地花了近十日光景,若是再回去,雖然有原路可尋,但畢竟天氣更加寒冷,且往來穿梭於一條路上,十分容易留下痕跡。若是夏軍循著我軍的蹤跡前往也就罷了。怕的是他們萬一發現了我軍留下的隱蔽印記,因此而發現了更多的將士,這將是極大的損失!”
姚友仲向來以趙楷馬首是瞻,道:“如今一來,殿下刻有妙計破敵?”
在他看來,自家殿下見識過人,一定有辦法化險為夷的。
“辦法麼……”趙楷如今也確實沒有什麼好辦法。
以區區三千人去敵眾兩萬人,這是極其困難的。
古今以少勝多的案例裏麵,其實隻要用心去看就會發現,那些人數眾多的一方實際上卻是烏合之眾最多的,質量沒有跟得上數量。
因此有有一句話叫做並貴精不貴多。
人們相信,隻要士卒足夠精良,足夠彌補人數上的詫異。
但這句話放到現在並不合適。
原因就在於,他趙楷的這三千破虜軍固然精銳,但李察哥的那支擒生軍也並非是菜雞。
相反,人家是西夏三大王牌部隊之一,再加上李察哥一年多時間的訓練,改革。早就在他的指揮之下如臂揮使,十分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