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河西涼州府之戰(下)(1 / 2)

“嘭……嘭……嘭!”

戰場之上,火炮轟鳴的聲音此起彼伏,延綿不絕。

城池之上,煙塵滾滾,不時地落下碎石。就連“涼州”二字牌匾之上的城樓都被打了個稀爛,殘磚碎瓦堆成了一個小山堆。城門之下,兩扇大門早就七零八落,露出裏麵層層疊疊的石頭。

這次來夏,神勇軍帶了整整兩百車的彈藥。除此之外鳳翔府所製的彈藥也在源源不斷地運往仁多泉城,再運抵此處。

現在的宋軍根本不需要為彈藥問題而擔心,用趙楷的話來說就是“盡管打!我希望這場戰事結束之後每個神勇軍士卒都能熟練地操縱火炮!”

沒了束縛的神勇軍自然是甩開了膀子,一上場連振奮士氣的“殺!”都沒有喊,直接拉出二百門火炮對準了城池,一車一車地打著炮彈。

如此玩命的打法看在劉仲武眼裏,心疼在他心裏。

這些可都是錢啊!有這兩百車彈藥的錢都夠他給手下每個士卒們都添置一件盔甲,一把兵刃了。這神勇軍不虧是秦王的親兒子,花起錢來那是眼睛都不眨一下。

不過不得不說,這種打法……還真他娘的舒坦!

劉仲武一生經曆大小戰事七十餘戰,還從未見過這樣的打法,西夏軍隊連冒一下頭的機會都沒有。

莫說是西夏軍了,換做是他,或者是另外一名當世的將領,恐怕都不能夠在這種狀況下能有所反擊。

這完全就不是一個世代的打法,從來沒有過像趙楷這樣在戰爭中大規模使用火器的打法。也從來沒有人發現他們用來引火的火藥居然能夠爆發出如此巨大的威力。

劉仲武在興奮的同時,內心也有些落寞。一個時代開始了,那就意味著以前的時代過去了。他們武人賴以為傲的武藝,陣前習以為常的鬥將行為都將落幕。

從此以後,恐怕真正的武人也就隻能在底層廝混,更加難以升任將軍了。

火炮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地利、人和對戰爭的影響力,也不再需要士卒們一定要有高強的武藝。

士卒們隻要會操縱火炮,裝填炮彈就一樣能夠上陣殺敵。指揮官們甚至不再需要高強的武藝,一個文職的參軍都能夠靠著火炮之利,將敵方主將斃於馬下。

意識到這一點,劉仲武的內心便升起了一種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之感。

戰爭的形態已經發生了變化,他們這些老家夥除了戰場經驗比較豐富一點之外,有哪一點能比的上劉錡、韓世忠、折可存、姚氏兄弟這些人呢?

江山代有人才出啊!大宋後繼有人!

這些小子在趙楷的帶領之下一定能夠振興大宋!

趙楷並沒有注意到劉仲武的心思,在背後打量著前方指揮炮擊的神勇軍炮營指揮使李彥仙。

這也是個狠人,能力不在韓世忠、劉錡之下,也不能所有人才都丟到神勇軍去,加以培養之後調任一軍做指揮使完全不成問題。

此時,李彥仙命人打出黃色旗幟,叫停炮擊。從發起攻擊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時辰了,炮彈也打完了二十車。

這是十分恐怖的事情,隻剛剛這兩個時辰內,他們就打掉了十分之一的彈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