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三章 老神仙的苦惱(2 / 2)

對此,一些不差錢的人表示:種田神馬的,既沒有效率,又浪費時間,其實師徒倆人又能吃得了多少,隻要青玄一句話,願意收他們為徒,以後這觀中的開銷,他們可以全包。

可惜,青玄的回答,卻注定要讓他們失望。

“種田,耕作,同樣也是一種修行,如果什麼都能用錢來解決,那這修行也未免太廉價了。而且修行是一個長期堅持的事情,沒有守得一世清苦的堅貞向道之心,遇到困難就隻想著投機取巧,這樣的人,就算踏上這條路,也隻能是虛耗時光。”

想了想,麵對這樣的回答,很多人都選擇了放棄,但依然有不少人願意接受這些條件,於是,青玄又給他們開出了第二個條件:

“真若有心向道,其實也未必一定要拜師,至少現在很多初級的道家知識,普通人也是可以很容易的獲取的。我可以給你們一年的時間,一年之內,你們把《道德經》,《南華經》,《衝虛經》,《清靜經》,這四本經書背熟,讀通,如果一年後,還像今日這般堅持,可以來找我,隻要能通過我的考核,我便可以收其為徒。”

這樣的條件,雖然聽起來像是推托之辭,但眾人想想,其實一年的時間也並不是很長,而且這一年的考驗,也確實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檢驗一個人的決心和毅力,畢竟人家老神仙都說了,這修道修仙就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若是連這一年都等不了,那還是趁早該幹啥就幹啥去吧,連這點耐心都沒有,還修哪門子的仙?

就這樣,一個一個問題的處理下來,大多數的香客竟然都滿意而歸,就算沒能如願的,對這位老神仙也是充滿了敬意——老神仙的本事雖然沒看到,但眾人對他的操守卻是看在眼裏的。

尋常的道觀寺院,巴不得把香客的口袋都給掏空,可這位老神仙,麵對一堆堆哭著喊著想捐香火錢的香客,竟是從頭到尾連一分錢都沒收,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老神仙是真的視錢財如浮雲啊!這樣的心性,誰敢說他不是得道的高人?

眼看著時間已經快到下午,大半天的應答下來,青玄也隻覺得口幹舌燥,正想著是不是該就此閉門謝客,也好落得幾分清靜之時,突然心中一動,一種莫名的感應讓他下意識的便抬頭望去,看到的卻是一個正帶著幾分玩味的眼神向他打量的年輕人。

明明沒有見過,也沒有任何印象,可是莫名的,青玄卻總感覺此人與自己似乎很是熟悉,而且,隱約之間,似乎……好像……彼此之間,還有著什麼因果?

這是一種很玄妙的感覺,是青玄從未有過的,他甚至都不能肯定這是不是自己的錯覺,但自從有了那次奇遇之後,他也是越發的相信這人與人之間是有著緣份的,如果自己的感覺沒錯,那這個年輕人,與他還真是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