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有生老病死的一天。
跨過中年,步入老年,那個時候,不管是體力還是精力,將會呈現出跳水式的下滑。
麵對稍微重一點的東西,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老有所依,幼有所養。”這是千百年來,這個國家最為崇高的理想,當李正看到兩個風燭殘年的老人後,竟然有些感同身受。
他決定要依照自己的力量,來幫助他們,不僅僅是他們,而是清河村的上上下下。
當初獲得神農傳承的時候,李正就明確表示過,將來有一天,自己若是發達了,一定會造福村裏人的。
如今賬戶上靜靜的躺著兩千萬的資產,李正決定拿出來,為村裏的建設,添磚加瓦了。
幫著兩位老人,將麥子推動了家裏,臨走前,李正又給了兩個老人一萬塊錢的生活補貼。
“老人家,”看兩位老人都不敢要自己的錢,李正心理莫名心酸,他道,“這些錢是上麵發下來的補貼,不是我給你的,這是你們應得的,拿著吧。”
總算編了一個謊言,將兩個老人給騙了過去。
正準備離開,兩人非常好客的將李正留下,抓了一隻母雞,殺雞取卵,給李正頓了一鍋雞湯。
可能是心理作怪,李正突然覺得這頓飯,很難下口,想想自己的確非常有錢了,但是清河村的現狀,相較於同規模的村莊來說,還是處在非常落後的階段。
這更加堅定了李正要改善清河村的方方麵麵的決心。
吃過飯後,李正回到家中,將杜甜甜等人召集了過來。
三女人見李正臉色嚴肅,料定李正肯定有大事要宣布,於是誰也沒有胡鬧,就連趙小可都異常乖巧,豎起耳朵,全神貫注的等待著李正的發言。
“我打算給村裏人修路,”李正道。
“路不是已經修好了嗎?”三人奇怪的問道。
“那不過是大路,千萬別忘了,清河村還有幾十條小巷子呢。”
修路是基礎,是改善清河村發展的第一步,是必不可少的施工項目,沒有一條便利的路,直接拖累了清河村發展的後退。
第二步,就是在村子的東南西北的四個角,建立活動中心,方便老年人或者孩子鍛煉身體,放鬆身心。
第三步,拿出一部分的資金,留著給村民們當做補貼,每個月定期給那些不能賺錢的老人,發放一定的生活費用。
考慮到有些老人不舍得花錢,一心想給孫子、兒子留著用,李正覺得可以直接給他們買生活用品最好。
另外,那些田地啦,作物啦,一律機械化管理,到了收割季節,派人開收割機過來的成了,掘棄千百年來,大家收割用人力的傳統!
當然,這些不過是現階段要完成的任務,日後發展起來的話,自己將會提供更多的福利。
李正不求什麼,隻求這裏的百姓,健康平安就好了,這裏畢竟是養活自己的地方,情結!
聽著李正在那裏滔滔不絕,三個女人心裏竟然一暖,這混蛋的心裏,居然還惦記著清河村的百姓!
光是這份心意,就已經讓三人覺得感動不已了,就連趙小可都稱讚道,“小哥哥,你身上發光了。”
李正一笑,問道,“我的想法怎麼樣,大家讚成還是不讚成?”
“為什麼不讚成?”杜甜甜眨了眨大眼睛。
大學畢業之後,杜甜甜給李正開出的第一個條件,就是讓李正打井修路,她的心始終牽掛著清河村呢,李正有這麼好的提議,支持他還來不及呢。
“那好,嫂子呢?”
“俺也同意,錢多不多不重要,夠用就行了,要這麼多的錢幹什麼,”楊秀蘭比較樸實。
而趙小可的決定,同其她兩個女人一樣,很讚同李正的提議。
“那就好,先給我撥款500萬吧,美女,”李正向著杜甜甜,做出了一個索要的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