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現做的古董(1 / 2)

就在眾人屏住呼吸,等待見證奇跡的時候,薑尋卻突然站起身走了。

有些人回不過神,險些把自己憋死。走了.....這就走了。

什麼意思,是手裏沒貨,還是大家列舉的頂級奇石,古董,書畫給了他太大壓力,根本做不到所以選擇裝傻了。

這時候想裝傻,開始就別裝逼呀。

說古董能一夜暴富的是你,真動心了,你一句話不說就走,這算什麼?

眾人頓時一陣心灰意冷,鄙視連連,之前幫他們解決幾十億的債務,此時好像都忘了。

鬥米恩,升米仇啊!

窮的要餓死的時候給他一升米,這就救命之恩,感恩戴德,可給他一鬥米,讓他自己去更重,改善自己的生活,他反而覺得一鬥米太少,應該給更多才是。

貪婪與無恥,最真實的人性。

不過薑尋並沒有去琢磨他們的本性,做這些隻是為了完成承諾,照顧她的後人而已,度過這次難關,也算仁至義盡了。

就連跟在身邊的小虎都說:“姨夫,兒孫自有兒孫福。”

薑尋還反過來勸他:“不要這麼說,說這話的人基本都處於無奈的狀態,想給兒女創造好的條件卻無能為力而發出的感慨罷了,做父母的總是想給兒女更多更好的,這還是要看個人能力的。”

小虎不說話了,因為說到個人能力,他的姨夫是無所不能的。

何家大宅雖然大,但薑尋還是喜歡這座小木屋,和山中他親手搭建的小屋幾乎一模一樣,可見那段歲月對小虎的影響之大,薑尋也覺得親切。

小屋裏掛著很多字畫,明顯是小虎寫的,百年來始終沒忘記姨夫的教誨,要多讀書,讀書才能明理。

他習慣了用筆墨,寫得很多還都是繁體字,薑尋也不想太麻煩,正好就地取材吧,反正也不算什麼。

什麼叫古董,其實就是古人留下的器物和文化遺產,而自己就是古人,創作的東西自然就是古董了。

他的漫長人生中有太多太多的愛好,就像是這年代退休老頭的心態,總要找點事兒幹,不然容易老年癡呆。

但薑尋的愛好是因為不同時代的不同風潮,嚴格說起來,更像是追趕流行時尚。

比如在戰後滔天的年代,他也曾經入伍從軍,大漠黃沙,斬將奪旗。

在那百家爭鳴,多種璀璨的文化思想對衝的年代,他也曾潛心鑽研,探索靈魂深處。

在清平盛世,也曾舞文弄墨,吟詩作對。

他和很多名垂青史才華橫溢的文豪都是朋友,但真正讓他喜歡的人並不多。

別說什麼詩仙詩聖,李白他是親眼見過的,並且很不喜歡。

那就是一個鬱鬱不得誌的書生,恃才傲物卻誌大才疏,在那煌煌的大唐盛世,以尚武精神威震四方,和掃六合,八方來朝,相比之下,書生文人隻是錦上添花而已,就連那時代的李賀自己都說,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淩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書生百無一是,尤其是李白人品還不好,心口不一。

嘴上說著'天子呼來不上船還有‘明朝散發弄扁舟’,那是因為鬱鬱不得誌時故意裝逼,顯得自己多清高,‘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其實,他為了謀求一官半職,入神仕途,也是四處拍馬屁,比如給荊州大都督府的長史寫求職信,求保舉推薦,竟然無恥的寫出:“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