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尋的聲音很溫柔,很隨和,可在蔣玉婷聽來就像是在說她笨。
這種情形常見於駕校,脾氣溫和的教練通常會這麼說,我演示一遍,你看好了。
其實說白了,不就是學員笨嘛。
不過,即便如此也要放鬆心態,不會就是不會,否則為什麼還要學呢?
老話說的好,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首先你要有個師傅,先把基本功交給你,然後就需要你通過勤學可憐來進步了。
蔣玉婷無奈一歎,努力擠出笑容,仍然很甜,接過薑尋遞過的米飯和紅燒鯉魚,這一次鯉魚肯定不會在蹦噠了,而且香噴噴的。
看著她狼吞虎咽的吃了幾口之後,薑尋才像過雷區似得,小心翼翼的走到工作台前,開口道:“你這本秘籍上的記載也不全麵,真正的花絲鑲嵌工藝流程很複雜,所用的手法也很多,掐、填、攢、焊、編織、壘絲等方式,每一樣都不可或缺。”
蔣玉婷一下愣住了,好像有魚刺卡住了似得,沒想到薑尋一開口就質疑了自己家的祖傳秘籍,不過還不等她質疑,薑尋已經動手了。
蔣玉婷忘了吃飯,直勾勾的看著他用噴火槍將黃銅軟化,然後開始抽絲。
真的是抽絲剝繭啊,抽出的銅絲細如發絲,讓人歎為觀止。而更讓蔣玉婷震驚的還不是薑尋的手法,而是溫度。
雖然銅並沒有完全達到熔點,但至少也有千度高溫,這份工作就是這樣,都是趁熱操作造型,冷卻了就又變硬了,可是太熱了根本不能碰觸,直接沾皮膚上了,絕對是燙傷,帶著手套又會影響手感。
隻聽薑尋說道:”既然是古籍,肯定不會像現在的書籍介紹得那麼詳細,畢竟古時候的傳承更多的還是師傅帶徒弟,所以很多細節都不會寫進書裏,是要帶著小徒弟親自上手的。
比如這高溫下的抽絲操作,就是需要工匠的手仿佛被高溫灼燙,直到手指的皮膚變成厚厚的死皮,才能合格。”
蔣玉婷全身一顫,看了看自己細皮嫩手的手指,猛然想起了外婆的手,幹枯而僵硬,難道自己也要這樣?
這是一個取舍的問題,任何人都知道世界上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那就是付出才會有回報,想要獲得一定要先付出。
眼看著薑尋在抽絲剝繭,抽出的宛如發絲般纖細的銅絲,又進行熱熔,再次在高溫下操作,三兩下就編織出了花絲,不,看上去比真正的鮮花還要嬌美燦爛。
不虧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級別的工藝啊,不愧是幾千年來皇家專屬的工藝,曾經有人讚譽說:“花絲萬縷織金冠,妙手鑲嵌有乾坤”,確實是非同凡響。
隻可惜這個技術也即將失傳,現在還會這技術的,基本都是年過花甲的老人,無疑都是國寶級的匠人,而且,他們所掌握的技術也都是殘缺不全的。
連蔣玉婷祖傳的秘籍中記載的技術,也是不全的。
蔣玉婷毫不懷疑,薑尋掌握的才是真正皇室專屬的技術。
在師傅的親自演示下,蔣玉婷明白了,花絲的關鍵在於抽絲,而抽絲的技巧在於高溫操作,太熱了無法成型,太冷了已經定型,這就像廚師掌握火候一樣,要掌控好材料被熱熔的溫度,最關鍵的是,別怕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