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我昨日在山上挖到一樣東西,想要出售,卻不知作價幾何,還請師父掌掌眼?”
顧然說著,便把人參取出給張禾春。
張禾春接過,仔細打量了一下,便將人參還給顧然道:“這人參年份尚小,不過品相還可以,若是售給藥堂,作價三十兩。若是有私人願意收下,則可作價三十五兩。”
聞言,顧然按照古代的購買力換算了一下三十兩銀子的價值,雖與她估計的價格有所出入,但也不算太大,心知這張禾春應當沒有騙她。
“多謝師父解惑。那這支人參便售給藥堂吧。”
顧然決定道。
雖然私下賣出去能夠多掙五兩銀子,但這是在信息不發達的古代,如何能讓眾多人知道你手裏有人參,又如何能正好遇上有需求的人呢?
總不能招搖過市四處嚷嚷吧?若是無意間再招惹一波像胖子那樣的混混,損失的搞不好還不止那五兩銀子。
此時的顧然倒是有些想念現代的信息便利了。
張禾春聞言,點點頭道:“售給藥堂是不錯的,省去許多麻煩。”
隨即張禾春便帶著顧然前去尋藥堂的掌櫃,因著有張禾春作保,掌櫃的也沒有拿藥性什麼的來給顧然壓價,如張禾春所說的,顧然當即便領到了一張二十兩銀票,和十兩碎銀子。
之所以不是整齊的三十兩銀票,是因為顧然準備去采買一些東西回去,需要一些花費,若是從她一個小娃娃手裏便掏出三十兩的銀票,多少有些不安全。
在這個陌生的古代,顧然可找不到來自現代法治和諧社會的安全感。
將人參換了銀子之後,顧然便打算先去青山書院看看顧浩,隨後再去采買些東西回去。
“今日你回家去,明日清晨再來藥堂便是,否則你一個女娃娃,天色晚了行路也不安全。”張禾春在顧然臨行之時叮囑道。
顧然聞言笑答道:“知道了,師父。”
沒想到這個老學究師父,還會關心徒弟,顧然對張禾春這個白胡子老頭多了一分敬重。
因著青山書院與昌和藥堂皆是青山鎮的南麵,從昌和藥堂步行而去也僅僅隻要半柱香的功夫,顧然很快便到了青山書院門前。
“麻煩你,我想找一下顧浩。”顧然走到門房處說道。
門房是個老頭,見顧然是個小女娃,身上的穿著也不像是大戶人家的,再加上她要找的人,又是整個書院都出了名的窮酸,便不耐煩地打發道:“顧浩不在這兒。”
顧然聽出這老頭口中的不耐之意,但她除了青山書院,真不知去哪裏才能找到顧浩,隻得再問道:“那你知不知道他去哪兒了?”
“他去哪兒了我哪兒知道?自己找去!”老頭兒越發地不耐道。
顧然知道從這老頭口中是問不出什麼來了,便準備離開,卻被身後一人忽地出言叫住道:“可是顧然妹妹?”
說話的人身著錦衣,手持折扇,扇子上還掛著一枚一看就價值不菲的翡翠扇墜。
顧然沒想到在這青山書院還能有人知道她,疑惑而又戒備地問道:“你是?”
“在下聶思遠,和顧浩顧兄乃是同窗。顧妹妹可是來尋顧兄?在下可以帶你去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