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雙仙山隱居
隻是站下感歎了一下,那裏已經沒什麼可以留戀的了,除了一間茅屋,一張土坯堆砌的破床,再無一件可以稱得上物品的東西,身上的衣物已經當得就剩身上穿的了,真不曉得前身究竟是怎麼想的,難道要赤條條的來,再赤條條的走嗎?
緊了緊身後的材捆,陳偉光邁步向著城鎮的方向走去,郎岱城不大,九十多平方公裏,小城裏多是苗人彝族居多,陳偉光算是土生土長在這的,但是現在的陳偉光,卻是見識了什麼叫窮,沒錯就是窮,整個小城廟宇林立,這也是誌明小和尚能化緣維生的原因,說是城不如說是個小鎮。
安家酒肆,這是陳偉光知道的最火的一家酒館,據說是個彝族土司家開的,背景很深,所以在這兵荒馬亂的年代能左右逢源,長盛不衰。
“老板!我也不要錢,您就看看我這些材,能換多少米,要是能再給點鹽巴,那就再好不過了。”
酒館的老板是個四十幾歲的中年書生打扮,看上去頗有一番文人風采,隻是卻搖著一把小折扇,微笑著不語,隻是看著陳偉光。
“老板!您倒是給個話啊!成不成,咱心裏有個底啊!”
陳偉光前世的急脾氣有些板不住了,但是還在可控的範圍內。
“小夥子倒是個急脾氣,不過你的材還不是很幹,所以我們打個商量可好?”
老板終於算是開口了,陳偉光也覺得自己有些急躁了,穩定了下情緒,剛要開口。
“你以後的材我們都要了,隻是這價格嘛!我給你一袋米,隻是這個月的材都要保證這樣的品相,你能做到嗎?”
老板很是和藹的給陳偉光畫了一張大餅。
“一袋米是多少?你給我這麼一小袋米的話可不行,怎麼的也得這麼大,對就這麼大,否則免談!”
陳偉光對一袋米是多少,根本沒印象,所以他可不能被人家給忽悠了,於是跟著老板比比劃劃的開始討價還價起來。
“嗬嗬!你倒是不好唬弄!你也不必有什麼顧慮,我安家在這郎岱城還是有些清譽的,我也不占你的便宜,說好了就這一袋米,我還給你點鹽,算是免費贈送,你看這下你滿意了吧!”
安健有些哭笑不得的看著眼前的小家夥,他是近日回家來籌集資金來的,自從加入了同盟會,一直在跟著中山先生鞍前馬後的操勞,現在中山先生革命成功,他也有了從龍之功,任命為大元帥府中將參議,川邊宣慰使,大本營谘議,說實在的,他隻是一時的有些詫異,才會和陳偉光聊了這麼久。
如今郎岱像是陳偉光這樣的小夥子,幾乎都被抓了壯丁,就是不被抓壯丁,也差不多都去當了土匪,外麵千畝良田雜草叢生,閑置荒蕪,他回來這些天還是第一次看到像陳偉光這樣的普通人家的小夥子,在人前露麵,街道上都是一些衣著光鮮的士家子弟,才能免除這兵役之苦,普通百姓哪有這樣的敢把自家孩子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
“那可就太謝謝您了,我替小和尚謝您大恩了。”
陳偉光一聽頓時樂了,連帶著都替小和尚誌明謝上了。
“小和尚?你是出家人?”
安健不由得疑惑的問道。
“我那是什麼出家人,我就是和一個小和尚搭夥,在城外的雙仙寺,我家被土匪給燒了,爹娘都被他們給殺了,我當時不在家,逃過了一劫,後來被小和尚給救了,就和他在雙仙寺住了下來,算了,跟您說這些幹什麼,您放心,保證每日天亮之前,把材給您送來,我陳炳文說話算話,絕不含糊,不然立下字據也可以。”
陳偉光看這老板仗義,當下也不含糊的立下了承諾。
“好!夠豪氣!字據就不用了,我就當交了你這個小友了,敝姓安,安健,字舜卿,以後可以叫我舜卿大哥,要不叫我七叔也可以,我這長相有些著急,你也別叫什麼老板了,不過小兄弟我勸你還是躲一躲那些當兵的,不然被抓去服役,你可就慘嘍!”
說實話安健很看不起那些地方軍的征兵方式,那哪裏是征兵,分明是強製服役,他已經致電大元帥府,說了下麵的這些情況,可是遠水解不了近渴,他也是有心無力,民八事變也是由此埋下了種子。
貴州督軍劉顯世和黔軍總司令王文華這二人本是舅甥關係,可是為了積蓄各自的實力,鬧得早已不可開交,隻是還沒有明朗化罷了,安健是中山先生的得力幹將,自然對這一事件暗自焦急,現在他一直留在家裏就是想要留意這兩個黔省最高的兩個長官,防止他們兵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