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老太太這風寒來勢洶洶,寶珠自然要留在老太太身邊侍疾。
於是本來這一天要去上學的計劃就被打亂了,薄先生自然也無二話,聽說老太太病了,她還特地來看了一回,又囑咐寶珠好生照看老太太,叫她等老太太痊愈了再去上學。
寶珠樂得不去上學,自然應得十分痛快。
這次老太太的風寒,說起來還是因她而起,若不是她昨晚嚇唬了程思菡,導致程思菡生了病,老太太也不能一大早就去凝碧館,自然也不會在路上受了寒,釀成這高熱之症。
所以寶珠心有愧疚,伺候的更加盡心盡力,連晚上都在壽寧堂過夜。
程思菡高熱退了之後便立刻去壽寧堂,見寶珠已占據了侍疾的位置,她心中著急,可她自己的身體都沒好透,自然也不能湊到老太太跟前去,隻得眼睜睜地看著寶珠同老太太端茶倒水、擦洗換衣,自己卻無能為力。
其實也不是寶珠非要來壽寧堂中表現,而是葉家這些人裏頭,說起來能在壽寧堂中侍疾的,也隻有她和銀珠了。
廖氏有家事要忙,不能常常在壽寧堂帶著,金珠倒是願意伺候,可她手上有傷,不僅幫不上忙還會添亂,齊氏懷著身孕,老太太親口吩咐了不叫齊氏來壽寧堂請安,就連小華珠也不許來了。
再然後,葉青玉和葉白玉白日裏要讀書,晚上也不宜在壽寧堂久待,至於兩個姨娘,自然是沒資格伺候老太太的,所以數來數去,還是隻有寶珠和銀珠。
銀珠雖然年紀小,話也不多,但經過兩日相處,寶珠欣喜地發現,一直不起眼的銀珠竟然是個心細如發又穩重耐心的人,做起事來倒比金珠還要靠譜一些,真真是意外之喜。
兩人輪班守著老太太,一番細心照顧之後,第二日葉老太太的高熱便退了下去,之後人也就精神了,隻是病去如抽絲,葉老太太又上了年紀,這一病就傷了元氣,大夫說了,至少需得靜養個十來天才成。
不過葉老太太哪兒躺得住?第四日她便開始看賬本了,還將寶珠金珠銀珠和方才痊愈的程思菡一並攆了出去,叫她們去淩波軒上學。
老太太向來說話算話,眾人違逆不得,隻得回房收拾了書本,紛紛去淩波軒找薄先生報道了。
葉家的閨學淩波軒在府內花園西北角上,原是一個賞景的所在,因做了閨學,老太太便叫擴建成一個獨立的院落,並向外開了一道門,如此一來,族裏的姑娘們來上學,也就不必從前門過,省路又省事,而薄先生同其他幾位女先生,也可以通過這道後門出去,十分便宜。
寶珠幾個本就是府內的,自然從淩波軒的前門進去,穿過月洞門,再走過一道錦繡花開的大照壁,就到了姑娘們讀書的學堂。
學堂乃是五間倒座房,本就是為了賞景而建,十分寬敞,如今將中間的三間打通,兩頭兩間就分別做了弟子和先生的休息室。
學堂另一邊正對著葉家的小園,現在自然是沒什麼好景致看的,等再過幾天,外麵姹紫嫣紅花開遍地,鶯聲燕語滿目蔥翠,坐在這裏讀書習字,便是極美的享受了。
除了五間學堂,淩波軒另有正屋五間並東西廂房,如今已經和學堂隔開,便是薄先生等人的住所,寶珠也不止去過一回,小小的院落五髒俱全,被薄先生等人布置的清雅又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