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對自家女兒抱有百分百的信心,但作為女方,自然不能太主動,尤其對方還是皇子。
所以妻子張氏將女兒軟禁之後,蘇裕才縱容蘇夢霆去找了平逸。
平逸畢竟是從鎮國公府出去的,對廷兒的請求,自然會給些麵子,所以蘇裕毫不懷疑,現在的楊道濟已經知道了蓮兒鬧得那一番動靜,他迎上來就是要看看,楊道濟會怎麼說。
蘇裕看著走近的楊道濟,素來冷靜沉著的心中竟有些忐忑。
難道有人會棄珠玉而就草芥?蘇裕不信。
可是,看到大殿下冷淡依舊的模樣,為何他竟有些不安?
“國公爺這麼早入宮,可是父皇召見?”楊道濟長身玉立,恭敬地問道。
蘇裕卻直覺有些不妙,大殿下這疏離的模樣……難道,他對蓮兒,竟沒一點心思?
“正是,陛下一大早派人宣微臣入宮,殿下可知是什麼事?”蘇裕自然知道皇帝找他是什麼事,不過是想多說兩句話,好給楊道濟機會叫他能對自己說點私話罷了。
但顯然楊道濟沒有說私話的意思,他仍舊是一副淡淡的模樣,道:“應是西北軍事,我也是奉召而來,正好陪著國公爺一道進去。”說完,便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蘇裕的話隻好憋在心裏,十分氣悶,麵上卻笑道,“多謝殿下,那咱們就趕緊進去吧,別叫陛下久等了。”
乾清宮中已有幾位閣臣提早來了,就連二皇子和三皇子也赫然在列,楊道濟卻不慌不忙,上前給皇帝行過禮,才道:“兒臣來遲,請父皇恕罪。”
楊道濟同鎮國公不過是最後到的一撥人,並不算遲,皇帝擺擺手道:“無妨,皇兒來的不算晚,蘇愛卿也不晚,來的正好,坐吧。”
討論的照例是西北軍事,皇帝親征已成定局,眾臣無力反駁,隻得遂了皇帝之意。
而今議的則是出兵的安排,皇帝想派鎮國公同忠義伯分領左右軍,讓新晉右軍都督程大猷率領中軍保護聖駕,四位閣老之中,李閣老申閣老都沒有異議,隻有次輔喬閣老強力抗議,皇帝無法,便看向首輔馮閣老:“馮愛卿,你意下如何啊?”
馮閣老沉默寡言,卻最為忠直,心中又有成算,是以皇帝最為倚重,每每猶豫不決時,便會問馮閣老。
馮閣老雖站在一邊沒說話,心中早已有了主意,見皇帝問,便站出來道:“老臣以為,鎮國公武藝高強,治軍有方,又是宿將,讓鎮國公率領中軍,最為合適。”
這個提議與皇帝和李閣老申閣老的想法相左,皇帝心中雖不痛快,但馮閣老向來不會無的放矢,皇帝想了想,為兒子鋪路終究沒有自家的安全重要,便道:“就依馮愛卿之言,蘇愛卿,此次北伐,就由你率領中軍。”
鎮國公蘇裕連忙道:“臣領旨!”
……
最後敲定由忠義伯領左軍,三皇子為先鋒,程大猷領右軍,二皇子為先鋒,中軍先鋒為鎮國公之子蘇夢霆,而楊道濟,則負責後勤軍需。
後勤軍需是吃力不討好的活,幹得好了無人知,幹得不好有的罰,眾臣聽了麵上都有些複雜,有的還直接露出了不忍的樣子,偏楊道濟毫無異色,欣然領命:“兒臣遵旨!”
皇帝本準備撲滅一場氣勢洶洶的反抗之火,沒想到,人家壓根就沒有燒起來,再看著楊道濟,皇帝有點捉摸不清這個兒子的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