睜開眼時,天已經亮了。
何於看著從窗外傳進來的柔和光線,然後,轉頭看向周寒炎的床鋪,周寒炎還是一如既往的沉浸在睡夢之中。他忽然有種疲累的感覺,好像很久沒有睡過懶覺了呢,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何於仰起頭,很用力地做了幾個深呼吸,然後坐了起來,爬下了床。
何於一邊洗漱,一邊看著鏡子裏漸漸擺脫稚氣的那張臉龐,這還是自己麼?
這就是成長麼?可是這種成長所要付出的代價太大了吧。換做其他人,誰也不願以這種方式成熟起來吧。即便是自己,若不是宿命使然,自己又何嚐願意背負這麼多來成長?
宿命啊宿命,所有人都在宿命之中苦苦掙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隻不過這條路的終點,是繁華還是落寞,全都取決於自己的那顆心。
佛說,眾生皆在苦海之中苦苦掙。
佛又說,苦海無涯,回頭是岸。
何謂苦海?何謂岸?何又謂度過苦海?
彼岸是永遠到達不了的那個苦海之岸,是那個永遠擺脫不了的宿命之岸。
佛分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眾生大多都在欲界苦苦掙紮,再往上,能夠超脫到色界的,寥寥無幾,再往上的無色界,又該如何說起?
佛祖慈悲,憐憫眾生。何謂憐憫,為何憐憫?憐憫眾生,又如何能夠度過這苦海,擺脫掉宿命?
於是,佛又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為真菩薩。
不在乎自己,不在乎他人,不在乎眾生,不在乎壽命,才可以超脫宿命,抵達彼岸。
佛說,是因為眾生在乎的太多,所以眾生才苦苦墮於苦海,眾生才會在宿命之中苦苦掙紮。
可是,不在乎自己,不在乎他人,不在乎眾生,不在乎壽命,這個世界上還能有什麼值得你在乎?你存在於這個世界之中的意義又在與哪裏呢?
眾生之所以為眾生,是因為眾生自甘在宿命之中苦苦掙紮。可就算你超脫彼岸,又如何能說是擺脫了宿命?超脫彼岸,又何嚐不能說是宿命使然?
何於走出了宿舍樓,看了一眼懸掛於半空之中的鉤月,你的執念,如此之深麼?
跳出三界?脫離六道?那隻是你一場執念罷了,可是,為什麼要這麼多無辜的人為你的執念陪葬?
可就算你脫離六道又如何?還不照樣是在宿命之中苦苦掙紮麼?天道之下,盡皆螻蟻,鬼羅之道,在天道之下,也不過是大一點的螻蟻罷了。
可是為了成就這麼一個大一點的螻蟻,眾生卻是要慘遭滅亡之災,果真無情!
隻是,那樣你便能掌握你的宿命麼?
執念啊執念,一花一世界,當真是一念花開,一念花謝,一念一世界。
今天,看來還是少不了要去一趟隱零寺了,隻是這一次,何於決定自己一個人去。
天零崖,山路上,寒風颯颯。這裏的秋意如此濃重,較之昨天,有濃了不少。隻是不知,再過幾日,肆虐山路之上的,會不會變成冰冷的冬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