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章 備年貨新春大吉(1 / 3)

第55章

過了幾日,葉氏與周氏商議,兩家一起打了糍粑。

葉氏打的少,二房打的多一些。葉氏索性把糯米和柴火都送到了二房,直接用周氏家的鍋蒸糯米。

兩家也沒請外人,由韓敬傑、韓明輝和梅香三個人一起,一人持一根實木,繞著巨大的石鍋轉圈,你一下我一下,很快就把一鍋蒸熟了的糯米飯搗成一大坨黏糊糊的糍粑。

趁著糍粑熱乎,趕緊起鍋,放到案板上,按照想要的厚度鋪平整,等冷卻後就可以切塊了。

打糍粑最考驗功夫了,若打的不緊實,成型後的糍粑一切就碎。

兩家打了糍粑之後,各往大房送了幾塊,算孝敬崔氏的。秋香和韓氏也各送了一些回來,這樣一湊,竟也有個二三十塊,韓敬義索性預備今年不打糍粑了。

韓敬奇聽說後冷哼了一聲,老大吃老娘的本事越來越深了。但崔氏願意,二房和三房也不去管這些事情。

打過了糍粑,葉氏又與周氏商議,兩家一起把崔氏的孝敬糧、油、和過年的孝敬銀子一起給了,每家的五斤份例肉,到了臘月再給。韓敬義更高興了,老娘得了這麼些東西,最後大半不還是貼補給了他。

日子晃悠悠地,很快就到了冬月底,梅香家的四頭豬都長成了。

葉氏找了屠戶來,把四頭豬全部拉走了,並告訴屠戶,給自家留五十斤肉就行。

往年韓敬平會留一頭自家吃,但留下來的豬還要請人殺。殺豬的過程中要管一頓飯,那一頓飯桌上全是肉菜,而且,按照時下的規矩,殺過了豬,親近族人又要各家分一塊。這樣折騰兩回,得費不少豬肉。

梅香聘禮裏的豬肉,葉氏已經分過了一回,若再殺豬,還要分。葉氏感覺太不劃算了,肉多貴啊。若是從屠戶那裏買肉,也就不用分給旁人了。

往年留一頭豬,殺過後還有兩百多斤肉,如今隻留五十斤肉,給崔氏五斤,其餘的都醃製成臘肉,過年吃一些,剩下的留著明年春上慢慢吃。

五十斤肉,這可不少了。多少人家過年也就準備個一二十斤肉,這還包括自家吃肉和待客。

過了三天後,屠戶給葉氏送來了五十斤肉和賣豬肉的錢。

葉氏往大房送了五斤肉,帶著梅香一起把剩下的四十五斤肉都撒了鹽醃了起來,全部掛在廊下曬。小花點饞的整日坐在廊下,抬頭看著那幾大塊臘肉流口水。

大半年的時間過去了,小花點已經長大了不少,蘭香都已經抱不動它了。它每日仍舊跟在蘭香身後,除了家裏人,有人靠近就叫喚。有它跟著蘭香,葉氏放心了不少。

打過了糍粑,醃過了臘肉,西院裏也存了滿滿一棚子的劈柴。剩下的日子裏,葉氏就一門心思帶著梅香上街賣菜賣油。

十月間的時候,鎮上各家的娘子們都買了大量的蘿卜、白菜和雪菜拿回去醃製,葉氏狠賺了一筆。等到臘月底快過年的時候,菜又能狠賣一筆。

如今才臘月

初,菜籽油和芝麻油越發好賣了。

平日裏再舍不得吃油的人家,到了這個時候也要多打幾斤油預備過年吃。

除了菜籽油,梅香新榨的芝麻油也異常暢銷。家常拌豆腐、吃麵,用筷子挑幾滴芝麻油放裏頭,那滋味,真香呀。

餘家並未榨芝麻油,韓家這獨門生意,拿下了整個平安鎮的顧客。哪家不預備個半斤一斤的留著過年用呢,梅香把自己的芝麻都用完了,又從韓家崗族人家收了許多芝麻,連黃茂林家裏的芝麻都被她收購了。且眾人來買芝麻油,有時候順帶還會買一些菜籽油。

臘月初七那天,娘兒兩個仍舊上街去了。

韓家和黃家的親事,如今整個平安鎮都曉得了。葉氏母女也就不再扭捏,整日與黃茂林親近的很。

黃茂林才吃了麵回來,就碰到葉氏母女來了。

“嬸子,天越發冷了。看樣子這兩天又要下大雪呢,你還要每個集都來嗎?”

葉氏點頭,“趁著年前,多賣些油,這樣家裏就不用存那麼多油菜籽了。你們家的豆腐這陣子也好賣吧?”

黃茂林笑了,“到了臘月就強一些,等快過年了,那才叫忙呢。好多人家都是上門成板成板地定,到時候我和阿爹一天到晚都要磨豆腐。”

葉氏也笑了,“那才好呢,冬日裏閑著也是閑著,能多得些活錢,過年也寬敞。”

梅香在一邊插話,“茂林哥,你明兒上午到我家去,我給你做了過年穿的衣裳。”

葉氏忙打斷梅香,“明兒臘八呢,大小是個節氣,就別來了,等幾日吧。”

自從過了農忙季節,葉氏就不讓黃茂林隔一天來一趟。有什麼事情在街上也能說,黃茂林如今在家裏作用不小,不能總是叫他上門。

黃茂林雖然也很想時時去和梅香在一起,但如今家裏天天做豆腐忙的很,也隻得作罷。

葉氏上午賣菜的功夫,讓梅香去買了三斤糖和三斤鹽,又買了過年要用的蠟燭紙炮,還買了一些貼門對用的紙。

臨走的時候,她又打了二斤芝麻油送給黃茂林。

第二日臘八節,葉氏一大早熬了粥,裏頭加了紅豆、紅棗和紅薯,莊戶人家也沒有那麼多講究,非要加什麼八樣東西。大多數人家就是加一些紅豆就行了,如葉氏這樣加紅棗的還是少數呢。

吃過了早上的粥之後,天忽然下起雪來,風又急,雪片也大。

葉氏忖度了一下,立刻帶著梅香去菜地裏,把明兒要用的菜趕緊弄回來。

梅香早上吃了一大碗熱乎乎的稀飯,本來身子暖的很。可跟著葉氏出門的時候,她忽然感覺肚子裏有些涼颼颼的,還有些發疼。

=杰米哒xs

但因疼的不是很厲害,她也沒作聲。

娘兒兩個一起動手,拔蘿卜、砍大白菜、扯菠菜和蒜苗。冬日裏大多就是這幾樣菜,但每一樣量都大,弄起來也麻煩的很。

菜挑

梅香幹活的功夫,總感覺肚子裏墜墜地疼。

等清理完了菜,梅香忍不住往茅房了去了。

過了一會子,她皺著眉頭去找葉氏。

“阿娘。”

葉氏打了一盆熱水,“咋啦?來,把手細細,擦些膏子。”

莊戶人家的女孩子肯定避免不了要幹活,但葉氏每日會讓梅香擦幾回膏子,防止手皴裂。

梅香一邊洗手一邊想說辭,“阿娘,我,我好像來月事了。”

葉氏正準備去倒水,忽然愣住了,又立刻反應過來,伸頭看了看外麵,兒子們都在廂房離得遠,她低下頭悄悄問梅香,“果真是的?”

梅香紅著臉點點頭,葉氏日常太忙,她用的東西好多都是梅香準備的,梅香洗衣裳時也沒少幫葉氏洗那些東西,故而梅香老早前就曉得婦人家來月事是怎麼回事。

葉氏也不去倒水了,放下盆子,拉著梅香進屋,從箱子裏扒出兩條帶子給她,“這是兩條新的,你拿去用,曉得怎麼用吧?”

梅香紅著臉點頭。

葉氏高興地摸了摸她的頭發,“沒想到你來的這樣早,既然來了月事,就是大姑娘了。這幾日莫要見涼水,衣裳我來洗。等會子做飯的時候你燒火,我來掌灶。以後去了婆家,還沒分家的時候,要是來了月事,隻管跟你婆母說。有些人家講究,媳婦來了月事,是不能碰吃食的。不碰就不碰吧,省省勁更好。”

葉氏說完又不放心,“你先去把衣裳換了,我去給你衝一碗糖水。”

女兒頭一回來月事,葉氏十分重視。家裏昨兒才買的糖,葉氏想了想,直接在鍋裏燒了些開水,打了幾個雞蛋進去,放了糖和紅棗,一起煮熟了。給幾個孩子一人盛一小碗,梅香碗裏是兩個雞蛋,其餘孩子一人一個。

明朗奇怪,“阿娘,怎麼這會子吃糖雞蛋?”

葉氏笑了,“今兒臘八,多吃些東西,應個景,也暖暖身子。”

明朗也不再問,帶著弟弟把東西吃了。

姑娘家才來了月事,不能受涼。可外頭風雪越來越大,明兒上街定然要遭罪。

葉氏想了想,決定明兒不讓女兒去了。她囑咐梅香看好弟弟妹妹,自己往韓敬傑家裏去了。

韓敬傑這些日子到處找零工幹,一天包吃喝能掙十文錢。他家大兒子韓明嶽比梅香小一個月,出去幹活沒人要,但這孩子其實能幹的很,雖然年紀

小,家裏的事情能包下一半。

柴氏正在做針線,見葉氏來了,親自出門迎接,“三嫂來了,快進屋,看這樣子,又是一場大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