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早春時節,天氣一天比一天暖和,漸漸的,地麵的草都長出來了,楊柳樹也打苞了,連路邊的小野花都爭相開放。
田地裏的麥子和油菜都拚命地漲,葉氏也帶著女兒用心地打理菜園和上街擺攤。明朗知道自己很快又要到鎮上讀書去了,越發用功。到了鎮上,若是和別人差距太大,可不丟人。
他不光自己努力,連弟弟的功課也一起抓。
黃茂林的日子一一如既往地忙碌充實,磨豆腐的功夫他不說嫻熟,至少每個環節都能自己單獨幹了。
這些日子,他感覺自己吃得更多,個子長的也快,力氣也變大了很多,連說話的聲音都有了很大的變化。
張發財笑話他長大了,可以娶媳婦了。黃茂林聽了後心裏暗自高興,他越長大,能幹的事情越多,不光能減輕阿爹的負擔,還能幫梅香幹更多的活。
至於娶媳婦,咳咳,黃茂林現在不敢想,最多是偶爾半夜偷偷爬起來洗裏褲。
倒是梅香,過了個生之後,她忽然開始抽條長個子。她的眉眼越發秀氣,下巴上的小肉肉沒了,腰肢越發細了,頭發越長越烏黑,最讓她不好意思的是,她總感覺胸口隱隱作疼,抬手抬高了,都能扯著那裏。梅香又害怕又害羞,怕的是以為自己得病了,羞得是這地方怎麼好意思跟人說。
最後,還是葉氏覺得女兒長大了,偷偷跟她說了許多事情,梅香這才放下心來。
眼見著女兒的身姿一天比一天婀娜,葉氏開始盯著黃茂林。女婿那眼睛整天粘在女兒身上,葉氏也年少過,如何不懂。她讓梅香做衣裳時把尺寸放一放,做寬大一些。梅香以為是為了做活方便,聽話地應下了。
黃炎夏眼見著大兒子一天比一天能幹,心裏很是欣慰,街上的事情,他基本不過問了,全憑兒子做主。
一晃眼,又到了清明節。
清明是大日子,這一日,韓家所有子孫都要到墳山上給祖宗掃墓。
所謂掃墓,不光是上供燒紙這麼簡單的,還要把墳墓重新圓一圓,上麵的土拍緊一些,防止蛇蟲鼠蟻把土掏空,同時也可以防止陰雨天時上麵的土流失。
葉氏帶著兒女把韓敬平的墳墓仔細整理了,添了些土,再把上麵的雜草都除掉。
整理過了墳墓,仍舊是燒紙。葉氏總擔心韓敬平在陰司裏受委屈,像他這樣年紀輕輕橫死的,怕要被人欺負。那小鬼都是見錢眼開,多給當家的燒些錢紙,他也能好過一些。
葉氏這回買了整整兩摞的錢紙,明朗在家打了個把時辰才弄好。
祭拜過了先人,再就是活人的日子了。
早上起來的時候,葉氏就往門框子上插了柳條,還去外麵砍了蒿草,今兒要做蒿子饃饃,還要吃韭菜炒雞蛋。
掃過墓回來後,葉氏就帶著梅香一起處理蒿草,擇裏頭幹淨鮮嫩的,用熱水焯過了,和鹹肉一起剁碎,加上一些別的輔料,攪了一盆餡兒。
然後
把發好的麵切成小塊,每一塊擀成個薄圓餅,包大餃子。
包好了後上鍋蒸熟,這一鍋蒸熟了,下一鍋包好了,又炒了一大盤子韭菜炒雞蛋。
今兒各家的吃食都一個樣,倒不用相互贈送。
蒿子饃饃咬一口,滿嘴清香,蒿草香味和鹹肉香味混合在一起,讓人忍不住吃了一口還想再吃一口。
才吃了晌午飯,葉氏立刻去西院查看那幾隻正在抱窩的母雞,給它們喂了食和水,又悄悄退出來了。
前些日子,天漸漸暖和了,梅香家的幾隻老母雞開始一天一個蛋。因為要孵小雞,葉氏留了一隻毛色最光亮看起來最排場的大公雞配種。
母雞們下了一陣子蛋之後,其中三隻母雞忽然變得不思飲食,各自找了地方趴窩不動。葉氏知道,它們想抱窩了。
葉氏帶著梅香,把家裏所有雞蛋都拿了出來,在院子裏對著太陽挑種蛋。
娘兒兩個一起,挑了五十個種蛋。
葉氏在柴火棚子的最裏麵做了三個雞窩,往每個窩裏頭放了十幾個雞蛋,把到處亂抱窩的三隻老母雞都抱了過去。
抱窩的老母雞好逮的很,本來它們還抗議,見到一窩的蛋後,立刻就趴到上麵不動了,小心翼翼地照顧那些蛋,攆都攆不走。
葉氏靜心伺候幾隻母雞,除了梅香,她不讓三個小的靠近,特別是小花點,堅決不允許它去柴火棚那邊。已經過了七八天了,再有個十幾日,小雞們都能出殼了。
這些事情,葉氏一樣樣慢慢教給女兒,以後她去了婆家,若是不懂這些,豈不是要被楊氏那婆娘笑話。
葉氏雖然內心並不把楊氏當回事,但那畢竟是女兒明麵上的婆母,至少女兒樣樣都要做的妥當,這樣才不會被她輕視。
白日漸長,氣候漸暖。
三隻母雞先後抱出了一窩小雞,五十隻雞蛋,共出了四十六隻小雞。剛出殼的小雞嫩黃嫩黃的,有母雞們精心照顧,小雞們整日正在西院裏歡快地跑來跑去。
田裏的麥子越長越高,忽然就結了穗,顆粒越來越飽滿,顏色漸漸從青色變黃,最後變成滿地金黃。
油菜從剛開始青色的嫩苗,呼啦一下子長高了一大截,然後紛紛開了花。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像是給大地穿上了花衣裳一樣,蜜蜂嗡嗡地到處飛,飛了一些日子後,油菜花忽然都變成了菜籽莢,剛開始也是青色的,漸漸也都變成了黃色。
油菜比麥子先成熟幾天,葉氏因為家裏開著油坊,每年要收許多菜籽,
故而家裏就沒有種菜籽,除了菜園,所有的田地都種的麥子。
這次收割,梅香身上一點傷都沒有,且她感覺自己又大了一歲,經過這近一年的曆練,她已經能夠很好地使用自己的力氣。
想到去年割稻子時葉氏的忙碌和疲憊,這一次,梅香衝到了葉氏的前頭。
黃茂林這些日子又開始隔天來幫忙,磨鐮刀、搓草繩、幫著榨油,都說一個女婿半個兒,葉氏這個女婿,比韓明全那樣整個的兒子都中用。
韓家開鐮割麥子那一天,黃茂林賣過豆腐後連家都沒回,把擔子放在韓家,梅香給他盛了一大碗炒飯,幾個人吃了飯之後,一起到田裏割麥子去了。
明朗本來也要去,梅香攔住了他,“再有幾日,你就要去秦先生家裏去了。這會子趕緊把功課都溫習好,田裏有我呢,你不用操心,好生讀書。”
葉氏如今再沒有了去年那樣的惶恐,有女兒女婿在,她也不在乎明朗去割的那點麥子,遂同意了梅香的意見。
梅香既然挑了大頭,做飯的任務又落到了葉氏頭上。等晌午太陽快到頭頂的時候,葉氏回去做飯去了,梅香和黃茂林仍舊低頭割麥子。
黃茂林動作嫻熟,但梅香耐力持久,兩個人各自開了一行,有時候你跑到我前頭,有時候我又反超了你。每次相遇的時候,二人都相視而笑。
農忙是大事,黃茂林也不顧上逗梅香。笑過了之後,仍舊低頭幹活。
兩個孩子幹活累,葉氏夥食準備的也好。過年時的臘肉還剩有十來斤呢,夠這個農忙季了。
菜園裏萵筍蒜苗什麼的都有,葉氏給兩個孩子一人帶了一大碗飯,還有一大碗湯。
她一邊吃飯一邊往兩個孩子碗裏夾菜,“你們都在長身子呢,又幹這麼重的活兒,多吃些。”
梅香一邊吃飯一邊對黃茂林說道,“茂林哥,你吃了飯就回去吧,這裏有我呢。”
黃茂林笑了,“自從你手好了之後,我想給你幫忙都找不到由頭了。”WwWx520xs.com
梅香也笑了,“你家裏事情也多,我暫時還能幹的過來。”
黃茂林又問,“嬸子,明兒您上街不?”
還沒等葉氏回答,梅香先回答他了,“阿娘,明兒我把您送到街上,我先回來割麥子,您賣過了菜回來做飯就行。”
葉氏笑了,“好,都聽你的,如今你當家,你怎麼安排我怎麼做。”
葉氏知道女兒能幹,也就不和她爭。上街這等拋頭露臉的事情,若不是去年梅香傷了手不能下田,她真不放心女兒一個人在街上。
梅香嘿嘿笑了。
葉氏又囑咐她,“等會子帽子上的手巾搭好,別曬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