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我們需要正確的自我認定,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然而一旦當你對自己有了更充分的認定,你也就會發現一個全新的自己。隻有在這時理想和現實才能真正接軌。
如果我們每天都想要一個好心情的話,我們就得每天給自己一個全新的麵貌。其實我們潛意識裏是希望創新和改變的。所以說,我們一定要學會超越昨天的自己,給今天的自己一個全新的表現。
畢竟每一個自我都處在不斷的更新當中,因此要經常進行新的自我策劃以及新的改造。唯有做到這樣才能夠不斷成長壯大。其實也正是因為這樣,生命的品質才能在不斷地變化中趨向更高的境界。
每天多做一點
今天比昨天多做一點,明天比今天多做一點,堅持下來才是最主要的,也是最難得的。
1%看似很少,但是隻要我們每天堅持多做這一點點,就會進步一點,成功也就會離我們更近一點。可以這樣說,唯有不斷地追求才有不斷的進步。唯有不斷地行動,才有不斷的成就。
在西點軍校裏,盡管學員剛進來時都是精英,但是到畢業時並非每個人都還能保持驕人的成績。因為你現在是“零”,隻有每天多做點,日積月累才有可能趨於無窮。
每天多做一點是一種素養,更是一種好的習慣,它能夠使人變得更加敏捷,更加積極。不論你所處環境如何,“每天多做一點”的工作態度都能夠使你從競爭中脫穎而出,使別人對你更加信任。從而給你更多的機會。而你的同事和朋友會關注你,從而更容易拓展你的人脈。
每天多做一點,或許並非隻為了獲得報酬,但往往獲得的更多。
一個周六的下午,在一家公司的辦公室。一位律師走進來問大衛,哪裏才能找到一位速記員來幫忙。大衛告訴他,因為公司所有的速記員都去觀看球賽了,假如晚來5分鍾,自己也會走。但自己可以留下來幫助他。
工作做完之後,律師問大衛應該付他多少錢。大衛開玩笑地回答:“哦,既然這是你的工作,大約500美元吧。如果是別人的工作,我是不會收取任何費用的。”律師笑了笑,向大衛表示了謝意。大衛的回答不過是一個玩笑,並沒有當真。但出乎意料的是,那位律師竟然真的這樣做了。幾天後,律師找到了大衛,交給了他500美元,並且邀請他到自己的公司工作,薪水比現在高出1000多美元。
隻是一個周六的下午,大衛僅僅放棄了自己喜歡的球賽,多做了一點事情,不僅為自己增加了500美元的現金收入,而且還為自己帶來一項比以前更重要、收入更高的職務。事實上,大多數人都覺得放棄自己本來該有的一點權利會覺得吃虧,實際上這是一種狹隘的心態,處處斤斤計較,失去的往往比得到的多。
堅持每天多做一點點,不但能彰顯自己勤奮的美德,而且還能夠慢慢形成一種超凡的技巧與能力,讓自己具有更強大的生存力量,麵對困難毫不退縮。每天多做一點點,是聰明人的選擇,相反,投機者總會少做那麼一點點。前者是主動掌握成功,後者則在遠離成功;孰優孰劣,聰明人自有判斷。
付出多少,收獲多少,這是一個眾所周知的因果法則。盡管在現實中你的投入有時無法立刻得到相應的回報,但是不要氣餒,堅持下去,回報可能就會在不經意間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現。
那麼就每天多做一點吧,讓自己每天都進步1%,這並沒有加重你的負擔,但是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是的,立刻就做
無論多麼完美的計劃,不付諸行動都不會有效果,計劃已定,就要落實。“不要總是因為外人和外界的煩惱來影響你的行動,自己心裏給自己製定一張屬於自己的規劃表。”行動,從現在開始。
商業巨子羅斯·佩羅曾經說過:“凡是優秀的、值得稱道的東西,每時每刻都處在刀刃上,要不斷努力才能保持刀刃的鋒利。”誠然,我們總能意識到事情的重要性,但意識和去完成是兩個層麵。意識到也許很簡單,但是真正去做往往總是充滿挑戰。但是要明確應該把什麼擺在第一位,也需要費很大的勁。
拿破侖·希爾的一生也是充滿著選擇。選擇能夠促使人更加清醒,知道什麼該要,什麼不該要;什麼是美好,什麼是醜惡;什麼是真正的財富,什麼會使人一貧如洗。選擇伴隨人的一生,人無時無刻不在選擇著。
行動,離不開用心的安排。隻有學會安排,學會選擇,才能更好地行動。請相信:對自己用心,最終會得到最大的回報。俗話說得好:“狐疑猶豫,終必有悔。”所以說,做事情不能總是猶豫不決,瞻前顧後,如果你覺得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就要毫不猶豫地去完成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