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開設一個關於飛機製造的專業,並不是什麼難事,但是這個專業怎麼開,卻是一個問題,畢竟現在九九教育集團實行的是義務教育,如果設立此類的專業,在設置上就不夠合理。
柳清漪拿出了兩個方案,一個是自主招生,一個是與高校合作,思來想去,自主招生的難度太大,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與高校合作。隻是在合作的對象上卻是頗有些難以選擇,一般的職校技校自然不行,先不說學生素質上的問題,單單是專業上的問題,也不是他們所能理解和掌握的,所以柳清漪把目光瞄向了國內的一些航空航天類的高等院校,如果能在教育集團裏開設一個分校,那無疑對於人才的培養和日後的儲備都有大有裨益。
不過這個想法卻是被林小冬予以否定了。
當然,也不是全盤否定。林小冬的理由是,這些學校的專業性太強,畢業的學生心高氣傲,如果讓他們畢業之後去做工人,恐怕可能性不大,所以在這個思路上林小冬進行了一下拓展,就是找一些設有類似專業的高等院校予以合作,教育集團隻提供教學地點,生源和師資力量由學校負責提供。
這個思路比較現實一些,為了提高洽談成功的機率,林小冬還提了一個優惠政策,比如到教育集團這邊就讀,可以減免一些費用,可以提供就業崗位,而合作院校那邊,則可以借此擴大生源,提高知名度,畢竟學生畢業後的就業問題直接關係到學校的名譽和影響力。
有了這麼個思路,柳清漪便坐不住了,長假還沒有結束,便匆匆踏上了實現這個目標的曆程。
林小冬沒料到自己的思路直接縮短了他們夫妻團聚的時間,也算是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隻不過他們早已經邁過了卿卿我我的階段,有情,未必要廝守。
七天長假轉眼就過去了大半,第六天裏,林小冬接到了文立打來的電話。
社會生態還是比較有意思的,節假日往往都是走動跑關係的佳期,在此期間,也有不少下屬想借機拜訪,林小冬不是太喜歡迎來送往這一套,不過他也明白,這是無可避免的一個狀況,所以在高軒離開了滄州之後,也接受了各類理由的拜訪、彙報,自然也有一些禮物,僅限於煙酒,其他一概擋回。
不過文立打電話請林小冬赴江陵一趟,倒是讓他有些驚詫莫名。
這個電話自然是私人形式的,並不是因為工作,林小冬更是驚訝了,不過當聽說是請林小冬參加他和小妹的婚禮,林小冬的手不由猛地一抖,險些把手機都給扔了。
結婚?在江陵?林小冬不知道文立在搞什麼鬼,這家夥行事也太神出鬼沒了吧?
文立似乎已經預料到了林小冬的反應,說他前兩天和小妹在京都領了結婚證,沒有告知任何人,而促成他們結合的,林小冬是罪魁禍首,哦不,是最大功臣,所以誰都可以不請,但是月老大人是一定要致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