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貝多芬的自卑。(1 / 2)

“兩百多年前,德國有個音樂家叫貝多芬,他譜寫了許多著名的曲子。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鋼琴曲叫《月光曲》,傳說是這樣譜成的…”

李岩快速的說著,“…當貝多芬給一對盲人兄妹演秦鋼琴時,風將蠟燭吹滅了。當時月光靜靜地灑落在這個貧困的小屋裏,灑在鋼琴上和三個人的身上。有感此情此景,貝多芬即興創作’月光’秦鳴曲…”

“這是《月光》曲子的由來,可能大家覺得,這種事情跟我剛才講的故事一樣…是後人杜擢的一個佶說故事,但是,人教版為什麼把這則故事,登上了課本呢?難道,他們不知道這樣會誤導小孩子?”

李岩眼神一眨不眨的看著在座的所有人,但沒人回答他的話。

是啊,這樣不靠譜的一篇作文,為什麼會被教育部,登上小學課本?!

在座所有人都愣住了。

而李岩卻是看著唐諾道:“你不是很了解貝多芬嗎?那和我說說,這首《月光》,你老師是怎麼對你說的?”

“月…月光嗎?”

唐諾被李岩咄咄逼人的氣場籠罩的有些顫抖,但聽到目光曲,還是不由自主道,“《月光》鋼琴秦鳴曲寫於1801年,關幹這首曲子,有信件可以證明。貝多芬信中還寫道,他在那時候正過著一種稍微愉快的生活,這種改變是一個愛他,巾為他所愛的可愛迷人的一個女孩帶來的……不幸的是,這女孩不是他這個階級的人,而且他們還不能結婚。信中所說的’可愛迷人的女孩‘,就是哪個伯爵的女兒,她也是貝多芬的鋼琴學生…比貝多芬小14歲,兩人真誠相愛,因門第的鴻溝,又迫使兩人分手。貝多芬在遭受這一沉重打擊之後,把由封建等級製度造成的內心痛苦和強烈悲憤,全部傾瀉在這首感情激切、熾熱的鋼琴曲中。所以,這首曲子是獻給她的…”

“請你把後麵的那一係列猜測,給我去掉!信件是直的、當時貝多蘇是戀愛了,但是他自卑,他知道自己和對方沒有可能,所以整天很消沉,就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他遇到了這一對熱愛音樂的盲人兄妹,所以,他有感而發,看著夜色的目光,創作出了這一首驚世的曲子。”

“人的性格中,哪有這麼多憤世嫉俗,傷心就要發泄,貝多芬隻不過是借助音樂,把他的不滿,正好在那時候,那樣一個夜晚,發泄了出來……故事都是後人編的,而音樂學院的老師,喜歡把這曲子的由來,編的高大上一點,你真要說貝多芬有多麼偉大?他也是一個人,他也有土情六欲,還封建等級製度的內心痛苦?”

“得了吧,音樂是貝多芬發泄情緒的一種方法而已,就像我們有的人發泄,喜歡玩遊戲一樣!

“在那樣的一個夜晚,他發泄了自己!”

“但這種發泄,無疑是偉大的……他成就了兩個盲人兄妹的內心……這,才是真正的創作原因!”

震驚了!

在座的所有人都震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