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墨菲定律(1 / 2)

前世相當有名的二胡曲。

正巧這時,主持人說道,“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有請李岩老師上台為我們演奏一首。”

因為李岩的粉絲多,即使林力倫的粉絲們雙手插在囗袋裏一動不動,觀眾群中還是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李岩,好樣的!”

加油!

“我們好看你!”

在粉絲的讚歎聲中,李岩走上舞台。

“借我二胡用一下!”

李岩朝著劉書涵說了聲,劉書涵現在差不多已經把李岩當成了自己的偶像,一臉激動的把自己的二胡,交給了李岩。

李岩私他說了聲,便站到了台前,看著下麵的一幫觀眾,神情沒有一絲緊張。

隨後他坐在椅子上,將二胡調整好位置後,抬頭看向觀眾說,“我這算是趕鴨子上架,獻醜了,一首《二泉映月》送給大家。”

看到李岩端坐在椅子上,林力倫的粉絲還是覺得李岩在裝逼,當聽到李岩報的曲名,他們覺得李岩不是在裝逼,而是傻逼了。

“《二泉映月》什麼鬼東西,小美,你是學二胡的,你聽過這首曲子嗎?”

“我沒聽過,也沒聽老師提到過。”

“這個小家夥不會是怕大家知道演奏的曲子,演不好被人揭穿丟臉,所以就自己瞎編了一首吧。”

“我覺得有可能,沒想到,人不大,鬼不小嘛”

和林力倫粉絲的冷嘲熱諷不同,李岩的粉絲們更多的是擔心:“李岩他可以嗎?我從來都沒聽說他會拉二胡哎!”

“你不知道的事情多著呢!”

“就是,要都讓我們知道了,那還有什麼神秘感啊!”

“這首《二泉映月》不會是李岩原創吧?”

“我覺得可能性很大!”

就在眾人討論間,李岩的演奏開始了。

眾人看著舞台上的李岩,但每個人所懷的心情卻是完全不同的,有人緊張、有人期待、有人嘲諷、也有人坐等李岩出洋相。

這首《二泉映月》在李岩前世,在社會各階層的男女老少中,幾平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愛。

在國外,有其廣泛的影響。

當時著名的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一次在指揮完《二泉映月》的演出後,不禁澘然淚下激動地說,“如此斷腸之曲,不配我來指揮隻配跪下來偭聽!”

由此可見《二泉映月》的魅力所在。

要問這首二胡曲為什麼會如此的引人注目?

成為民族器樂曲的瑰寶呢?或者說眾多的二胡樂曲中,李岩為什麼會選擇這首呢?

在李岩看來,主要還是在於它所表現的意境和神韻,這首樂曲體現了注重情深、著意傳神的藝術法則,讓人聯想,令人回味。

如果將它比之於詩歌,則決非王摩詰的“明目鬆間照,清泉石上流”之類的重在描景之作,而倒有杜甫詩歌中那憂國憂民的歎息,李白詩歌中《蜀道難》之愜,屈原詩辭中那怒不可謁的呼喊聲。

如果將它比之於繪畫,決非清代“四王”之山水,卻倒有著“揚州八怪”之犀利、堅挺的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