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時候體現的不僅僅是參賽選手的本身,還有每個選手受喜愛的程度。
站在頂端的人,往往前來觀戰的觀眾也多。
早在三年前,電子競技已經不再像最開始的時候,沒有俱樂部的概念,沒有公司體係的概念,住宿吃飯甚至連電腦鍵盤,都需要當隊長的親自去跑資金。
電子競技到底是個什麼概念,沒有人理解,更不要說是想去認識什麼職業選手。
如今的電子競技,已經被大部分年輕人所接受,電競全明星時代的來臨,意味著商業價值的所在。
很多人都會為了看自己喜歡的選手,去到其他城市,更不用說像今天這種盛世,正是拚應援的時候。
每個人都眼裏散發著光,莫名的可愛。
大概這就是心目中向往的人,帶給人的朝氣。
無論是哪個行業,偶像的力量,有時候巨大的無法想象。
在入場的地方,能看到年輕的女孩們手裏拿著的應援牌。
除此之外,還會有很多後援會的人在舉牌:“源龍了解一下,今年出來的新人王,這是介紹,打下路超牛的喔。”
“CKT的看這裏,有海報和應援手環喔。”
“入場票賣不賣,回收了,回收了。”
“大哥,比賽的入場票你還炒?”
“這不是首賽嗎,錯過多可惜。”
人來人往的下沉廣場,什麼事都能看到,還能看到很多有關遊戲的cos。
大屏幕上播放著往年的經典戰鬥畫麵。
各家都有各家的場。
一些知名戰隊已經入選的王牌選手,雖然不參賽,但他們也會到場。
畢竟隊友們會參加。
也就是說在這一場比賽上,不僅僅有遊戲裏的高手,還有全服實力的職業選手。
首賽當天,上午進行的是突圍賽。
賽製采取的是1v1的pk模式。
參賽者都是自由選手。
總分成績前三,就能選擇自己所在的戰隊。
已經有所屬戰隊的,則在下午進行pk,以此來確定各個戰隊之後的首發。
等這些都結束之後,才是戰隊之爭。
屆時會選兩支最強戰隊去進行亞洲交流賽。
交流賽勝利之後,再根據個人成績,選擇出世界大賽的名額。
一層層的篩選,從個人實力到團體作戰,不僅是檢測手速和技術,組委會還會根據心理自我調節以及團體作戰意識來抉擇出能代表國家出戰的職業選手。
由此一來,首賽的勝利也就變得尤為重要。
“你們聽說了嗎?”
“什麼?”
“婉女神也來了。”
“我靠,不是吧,我可打不過她。”
“看你那點出息,比賽還沒開始,你就慫了?”
“不是慫不慫,女孩子打野這麼狠的,婉女神認第一沒人敢認第二吧?”
“你忘了,還有bey呢。”
“bey?說實話,距離上一次她打比賽已經過去十個月了,而且我朋友也說了,雖然當時bey在龍坑天秀了一把,但和當年她在A區使出的真正的左之領域還是有區別的,其實我覺得帶大家都沒有想過一種可能,bey出道確實早,但距離帝盟解散都這麼久了,她斷了三年多了職業練習,重返賽場真的能和以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