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熱氣球
諸葛亮從石匠那裏拿回做好的象棋,畫了個棋盤又把規則教會子安。兄弟倆沒事就欒上幾盤。
諸葛亮聽子安說黃小姐來找過他,想著應不應去回個訪。
建安五年四月二十九日晴,諸葛亮諸葛亮已經五六日沒見阿醜了,心中竟有一點小想念,又在兄弟子安的躥湊下二人來到黃府。
黃承彥又不在家諸葛亮和子安奔後院走去,穿過房山兒過道聽到古琴之聲不絕於耳。這音律似曾相識。啊,這竟是: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獨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諸葛亮驚道:“啊,何人彈奏這首三國。”隨行引路的仆人回:“是我家小姐。”諸葛亮心道,是了她也是,她也是穿越者。
阿醜此時已經知道她的婚事已經訂好,還是那孔明親自去襄陽請的水鏡先生前來納吉,請期。想起心中歡喜,撫琴彈唱。
諸葛亮站在後院中等到琴聲停止才讓仆人通報,阿醜見了孔明竟紅臉低頭,隻見阿醜臉上的黑色以去看來這增白膏甚是靈驗。
諸葛亮說道:“聽說姑娘曾去過草廬不知是否有事。”阿醜聽了臉更紅。
阿醜道:“先生送來的藥膏甚是管用,我特意登門相謝。”
丫環在旁說道:“還有在嚐嚐你做的喜餅。”阿醜登她一眼。
諸葛亮道:“這有何難,黃姑娘想吃我現在就能給你們做。”
阿醜說:“我叫黃蓉,先生可以直呼我名子,不要總是黃姑娘黃姑娘的。”
諸葛亮道:“好啊,蓉兒我來教你做餅,你也可以稱呼我孔明。”明明是自己讓他叫自己名字,此時聽了竟有些害羞。
丫環說:“家裏沒有麵粉了,要不要我用它磨一點。”
黃蓉說:“嗯,去吧多磨點讓母親也嚐嚐孔明做的餅。”丫環應聲出去了。
丫環出屋進了東屋似是廚房,可不一會就出來了。回到黃蓉身邊伺候著。
子安問那丫環:“你都磨完麵了。”
丫環道:“正在磨呀。”可是這廚房中並沒有牲口聲,裏麵也放不下大磨盤啊。
過了一會黃蓉和眾人一起來到廚房,諸葛亮一進屋就驚呆了,他看到屋中竟有個木頭人在那裏用手臂在磨麵。她,她所來的時空比我還要久遠。(阿醜師傅乃鬼穀子精通奇門遁鉀)
諸葛亮伸手指了指木頭人說:“這,這是?”
丫環搶著說:“這是我家小姐所做,可以磨麵,小姐屋裏還有會扇風的呐。”
諸葛亮又去看了她屋中的木頭扇,隻要拍一下木頭人的肩他的手臂就上下揮舞,手中拿的蒲扇帶出呼呼的風聲。
諸葛亮看了半天也沒看出什麼門道,料想木頭人身中必有機括。
諸葛亮連連誇獎黃蓉聰明,自己所做的孔明燈跟人家的根本沒法比,簡直是魯班門前般門弄斧,慚愧之色顯現於表。
黃蓉見了說道:“那天孔明你做的孔明燈也很有新異呀。”
諸葛亮道:“不知榮兒的這個木頭人叫什麼?”
黃蓉道:“這個先做的叫木人一,那個後做的就叫木人二。”諸葛亮無語。
黃蓉又說:“你的孔明燈要是做大一些能不能載人帶物。”
諸葛亮說:“應該能的,可是用什麼材料做呢?”
此時二人又回到了廚房,黃蓉見盛麥麩的蘿筐說道:“可以用籮筐,編一個大一點的蘿筐。
這籮筐是用騰條所編,晾幹後竟如此輕,就用它了。有放大的孔明燈,為什麼不能做個放大版的籮筐,就是把籮筐改成吊籃。可這氣球的材料用什麼?難道用紙,古代的條件有限除了紙就剩下布了.紙是絕對不行的,這布又透氣,球囊是不透氣的。
諸葛亮道:“剛剛進門時聽到蓉兒彈奏琴聲不知是什麼曲子。”本來進門就想問著,被那木頭人一打岔給忘了,此時剛剛想起。
黃蓉說道:“那是《臨江仙》。”
諸葛亮啊了一聲道:“你是明朝人。”
黃蓉道:“明天,明天先生還來呀。”二人均麵露疑色。
諸葛亮看到黃蓉麵色已經變白就問道:“我給你配製的增白膏好用吧。”
黃蓉說:“嗯好用,就是有時幹了會粘在臉上。”
諸葛亮聽了靈機一動,就用它了。用布做球囊,在把增白膏裏加點樹膠(樹中流出的油子,鬆樹的叫鬆香。後世用來做油漆,橡膠。)弄的粘粘的,刷在球囊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