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夏平安又約上王吉平一起外出散步,他們信步走向郊外一處叫石鼓的地方。
這裏風景十分優美,說起來還有一個相當美麗的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有一過路仙人肩挑兩麵鼓經過此地,見此處風景甚異,便縱下雲端,在林中邊歌邊行。
正當他興致勃勃地欣賞美景時,一不留神,肩上所挑著的鼓落地變成石鼓,一麵摔成兩瓣。石鼓的另一麵也被他一不留神給踩出一個兩尺多長的腳印,仙人不由仰天長歎一聲“天意”,便絕塵而去。
這兩麵鼓從此就留在了小村,小村就得名為石鼓後村。
“那麼你這麼決定了吧。我陪著你,我們就待在這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你就安安穩穩地行醫濟世,”王吉平如此勸說於他。
“你認真地想一想,這也未嚐不是另一種於頗為有利的生存之道呀。我看,你我幹脆就把這些國家興亡的煩惱拋諸腦後吧!”
“我也不是沒有這麼考慮過。”夏平安一邊歎息一邊喃喃地說道。“但是,北方燕國的軍隊總有一天還是會來到這裏。就算我們偷得一時的空閑,在這裏安居樂業,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燕軍一來民,這一切就完蛋了啊。”
“如果我們不是以士大夫的身份生活,而是徹底的作為一介庶民百姓在這裏生活下去,即使燕國的大軍來到這裏,他們也一定不會追究我們。因為即便是改朝換代,不管是誰當皇帝,對於這些庶民百姓而言,就像高高地處於雲端之上的遙遠故事一樣。”王吉平對夏平安的話似乎稍有誤解。
“象這些庶民百姓一樣生活?不可能。不論是向燕國軍隊屈服,或者成為北國燕朝的順民,我都不我所願意的!我的人格操守決不允許我做出這樣的決定”夏平安語氣之強烈,令王吉平有些瞠目結舌。
“非常抱歉,聲伯,都怪我一時情緒太激動了”,夏平安連忙向他道歉。
“不用道歉,我並沒有覺得這有什麼不妥,你也別太在意。”王吉平無所謂地說。
“……不過,不願意就是不願意,光是直言說出心中之話的勇氣我就沒有。除非對方是奴仆,或許我還敢高傲地說出來吧,我就是這種沒骨氣的男人。”
“其實,有件事,我一直沒有對你說起,”王吉平仿佛下定決心般地開始說著
“是什麼事,你那麼神秘的樣子,”夏平安有些驚恐地望著王吉平,“你趕快說說,不要嚇我”。
“聽說從臨安出逃的兩位王殿下和梅惠妃一行人,今日之內就會來到這個地方了。隨從他們一起前來的人,還包括李明瑞將軍和禮部侍郎苗子才。”
“是真的嗎?!”這對於夏平安來說,真好比是喜從天降的好消息。沒想到洗刷名譽的時機竟然提早來臨了。
“今天早上,我到鎮上去處理一些事務,聽到有個從城裏來的商人,他說起這件事。二位王子殿下一行人肯定會向南出行,他們經過這個地方更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當然,和蔣清揚這樣食古不化的人相比較起來,苗子才應該會比較好溝通很多。
夏平安心裏這麼想,一股急切的希望和意願忽然湧上心頭,令夏平安的聲音激烈了起來。
“在怎麼對敵作戰的實戰方麵,隻得委托李明瑞將軍全權處理了,可是宮中相當龐雜的事務,他們當中沒有任何人有相關的經驗,如果是沒有我的話怎麼行呢。我得趕緊前往迎接,隨伴在兩位王子殿下身邊才行。”
“你自己決定就可以了,”王吉平注視著夏平安,用力地點著頭。“無論你做出什麼樣的決定,我都會無條件地支持我,我會跟隨你一起走”。
“辛苦你了,聲伯,也隻有你才理解我,又要連累你同我一起流落四方了“夏平安十分感慨地說,”那麼我即刻去進行準備。這裏總歸隻是個過路之處,說不定馬上又要轉往其他地方去了呢!”
“也對,首先應該會到溫州去吧,然後再沿著海岸往泉州一帶,在水軍方麵我們可還不輸給燕軍呢!”
夏平安本身是一個相當複雜的人,當初在臨安城裏的時候,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投降派,可是一臨到要他簽訂投降書的時候,卻選擇了偷偷出逃。
現在聽到能有機會重新回到權力中心,他的心又開始蠢蠢欲動了。
夏平安加快了腳步朝著寄宿之房子前進。
王吉平望著夏平安匆匆匆遠去的背影,心中充滿著十分矛盾的心情。眼見著好友又將重新卷入政治漩渦的中心不能自拔,他覺得自己是推波助瀾的人。
可是,他實在又不願意眼睜睜地看著他日日在詩酒掙紮中苦悶度日。他最終還是選擇了讓他重新回到他所擅長的朝堂中去,也許那才是他能夠終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