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他說,農民都想跪下來給他唱一首征服了……他們活了一輩子,還沒有見過種田這麼厲害的人物,輕輕鬆鬆就獲得了比他們高出幾十倍的收成,真的讓那些種了一輩子田的老農民羞愧難言啊!當即就有人叫:“公公,以後你讓我們怎麼幹我們就怎麼幹,絕無二話!”
龍岩峰說:“希望你們說到做到才好!”
一幫農民猛點頭:“能做到,絕對能做到!”
廢話,關係到自己的收成,不能做到才叫怪事!這年頭糧食就是錢哪!
龍岩峰說:“那好,收割完之後馬上整地,準備種這玩意兒!”指了指鍋裏的土豆。
農民頓時爆出震天響的歡呼聲。他們今年的收成還是不好,麥子一畝產量不過百斤,這還是很好的田才能做到,差一點的就隻有七八十斤了。當然,種水稻的收成好一些,海澱也就是春季和夏初旱了一輪,夏滿之後就降了不少雨,稻田缺水的現象得到極大緩解,但是他們所用的稻種不好,肥力也不行,所以穀穗短小,秕穀多,每畝收獲也不過一百多斤,可憐得很。其實不僅是他們,整個北方都這樣,那收成在龍岩峰看來直接跟失收劃等號了,交完稅後肯定吃不飽了的。聽說可以種土豆,大家都興奮不已,這玩意兒產量高啊,哪怕隻種一畝都夠他們全家啃一個月了!
不得不說,遼宋元長達數百年的交兵,北方生靈塗炭,在這些異族的蹂躪之下,北方的農業生產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古老的灌溉係統被毀得差不多了,耕作技術也大幅倒退,以至於曾經沃野千裏的華北大平原,連糧食都不夠吃了。最明顯的一點就是明代北方農民的耕作技術極為粗放,很多古老的增產增收的精細技術都沒了,糧食產量一路下跌,大明王朝雖然在興修水利、恢複灌溉係統上付出了其他朝代難以想象的努力,但丟失的技術沒有找回來,糧食產量一直上不去。當然,還有一種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到了明朝,黃河決口成了家常便飯,每一次決口都意味著數十萬數百萬畝良田化為澤國,這種傷害是持續數十年的————黃河不同於長江,長江泛濫會帶來大量淤泥,水退後這些淤泥便成為肥料,為兩岸的田地提供養份,而黃河泛濫隻會帶來海量的泥沙,被它淹沒的土地會變成沙地,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恢複肥力了。君不見,當年老蔣炸開花園口,淹沒了兩千萬畝耕地,在華北的版圖上留下了一個橫貫四十四個縣市的巨大傷痕,一片黃色荒漠,新中國用了整整七十年時間才把這片荒漠重新變回良田。終大明一朝,黃河水患就沒有消停過,不停地決口,不停地毀田,讓明朝痛苦不堪,農業生產受到極大影響,這樣搞法華北想不缺糧都是不可能的!
能多一口吃的老百姓都會興高采烈。
劉老七問:“公公,你讓我們種這東西我們自然是萬分樂意,但是……種子呢?種子在哪裏?”
龍岩峰說:“我既然讓你們種,就肯定有種子給你們,你們用不著擔心。”
劉老七這才放心。
飽餐一頓之後,龍岩峰讓仆人套了三輛四輪馬車,將一大桶一大桶東西搬上車,然後由幾名民兵護送,趕著馬車直奔京城而去。這是他送給豬頭皇帝的禮物,獲得豐收了,自然要在第一時間送些好東西進宮給皇帝嚐嚐,不然的話……送你回蠶房返工哦!
進宮很順利,畢竟來過好幾回,路都摸熟了。一通兜兜轉轉之後,這些禮物終於擺到了萬曆的麵前,龍岩峰下跪行禮:“皇上,你讓我去皇莊種田,現在獲得了豐收,我特意挑了一些特產過來,請你品嚐!”
萬曆眉開眼笑:“喲,小龍子,你還是第一個在收獲之後送特產進宮給朕品嚐的呢,不錯,不錯!”
其他莊頭也想送的,但他們把皇莊搞得太糟糕,實在沒什麼拿得出手的,不發意思送。
龍岩峰同樣眉開眼笑:“都是些不起眼的東西啦,請皇上過目。”
萬曆說:“好,朕倒要看看你都送了些什麼好東西過來!”擼起袖子,開始挑挑揀揀。
首先是兩大筐剛從地裏摘回來的西紅柿。這種西紅柿跟萬曆上次去皇莊品嚐到的那種小不點不一樣,一個個大如雞蛋,紅彤彤的十分誘人。萬曆大喜過望,叫:“給朕留下十斤,剩下的送到皇後和太後處,由她們分給皇宮嬪妃!”說完拿起兩個就啃,一點都不客氣。
幾馬太監把這兩筐西紅柿抬了下去。
龍岩峰打開一個木桶,說:“皇上,西紅柿拌這個吃更美味。”
萬曆一看,裏麵居然是滿滿一桶白糖,一粒粒跟冰晶似的。他驚訝地問:“你買來的?”
龍岩峰說:“我榨的,用蘆粟杆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