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千年重回大唐夢 第二章 由琴相識(1)(2 / 3)

“叫我若兒好了,這位是我妹妹,蘭兒。”

“若兒,好聽的名字,也有深意吧!蘭兒,如同蘭花,清新高雅。我叫雅魚,那是我的侍女青兒。”雅魚笑了,不再是僵硬的表情,能夠感覺到她的放鬆,我也不再緊張。

隻是,隻是這個名字——雅魚,我隻知道一個雅魚啊!她又是哪個雅魚?雖然我不知道這個名字會有多麼普通,但當我聽到這個名字時著實讓我感到意外,因為那個雅魚的故事曾經深深的打動了我許久許久。或許沒有人記得那個雅魚的名字,但是我記得,深深的記得。

安靜的蘭兒趁著我想事情的縫隙開心的和雅魚聊了起來,“你們一直住在這裏嗎?”

“是啊,很多年了,你們來的時候也看到梨園了吧,我和青兒就靠這片梨園生活。”雅魚平靜的說著,語氣平滑,聽得出她喜歡這種日子。

“這裏挺美的,像是一個獨立村落。我和爺爺住在路的東麵,那裏更貼近自然,就在森林裏,十分安靜,環境也很美。”蘭兒自豪的說著,像是在比較哪裏更好一些。

看這位雅魚的裝束打扮挺像是唐朝人的,大概是我多心太過於敏感吧,聽到同一個名字竟引來我這麼多的思緒。

“是嗎?那有空你可不可以帶我去看看?”

“嗯,好啊。對了,姐姐,你剛才還沒有回答我呢,你為什麼對琴聲如此感興趣?”蘭兒問我。雅魚姐姐也看著我,似乎在等我的回答。

“因為,因為雅魚姐姐是我在這裏遇到的第一個彈琴的人,讓我覺得像回了家,有親切感。”我眺望著遠方,說著此語,回憶著家中練琴時的場景。雖說喜歡卻也不是看的很重,想起就彈彈,忙起來就放下,現在呢,時空相隔,再聽琴音是如此倍感親切。

“既然想家了,那不妨也彈一曲吧。”說著雅魚就拉起我手朝屋裏走去。

我跟隨著雅魚上了三屆木質台階,在木門外有一條狹窄的走廊,柱子與柱子之間釘了木板,可以坐下休息或是看遠方的風景。雖說不是宅府大院,但建築的細節卻很精致,很養眼。進了屋,正門對著的是一張矮桌子,需要席地而坐。桌子的右邊是一條長案,在那個上麵看到了兩把似曾相識琴,一個是古琴,一個是古箏,而古箏也與我所彈有所不同,仔細一數是十三根弦的。再往裏麵就是床榻,想必就是雅魚居住的地方了。桌子的左邊是書桌和書架,書架上零零散散的擺了幾部書,不多,有些架子還是空的。簡略打探了一番之後,我坐在凳子上,找了找弦的音準,輕輕撫摸著琴弦,摸索著試著彈一曲《千聲佛》。這首曲子雖小,卻是化解我煩惱的靈藥,不知在這裏彈起又會是翻怎樣的情景。

“這箏與我所彈的有所不同,所以我隻能試一試,見笑了。”我解釋的說了一聲。

“哦?那你所彈的是什麼樣的?”雅魚好奇的問道。

“是二十一根弦的。”

“我從來沒有見過。”

我沒有再說什麼。

隨著樂音的響起,聲音飄飄渺渺,人在物不在,聽琴人已換,千年之前的若兒和前年之後的若兒,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我?彈琴,沒有了思考,頭腦空白,就隻有琴弦,樂音。當最後一跟弦撥響,左手的上下按著顫音,結束了,我卻流下了一滴眼淚。我迷茫了,迷茫著我的所在,迷茫眼前的路途。

“姐姐,你這是怎麼了,為什麼要哭啊?”蘭兒關心的問我。

我用手抹了一下眼睛,笑著說:“沒事兒。”

“我從來沒有聽過這般動聽的曲子,若兒妹妹,聽了這琴聲,發覺你心裏也有說不出的苦吧,想哭就哭吧,哭出來就會沒事了。”雅魚姐姐安慰我道。

“放心吧,我沒事,隻是有些想家了。雅魚姐姐,如果你喜歡,我來教你吧。”我笑笑說。

雅魚平靜的點了點頭。

“還有我。”蘭兒嬉皮笑臉的湊著熱鬧說道。

我看著蘭兒的天真爛漫無奈的搖搖頭,這可不就是當初的我嗎,而如今……雅魚姐姐的舉止還是那麼文雅,慢條斯理,卻又穩重大方,像是個出生在帝王之家的貴胄。看得出她是個有故事的人,但是隻埋在內心,不願與人說起。我想試一試,那顆好奇的心又在作祟了。

【2】

那日雅魚姐姐留我們小住幾日,人多就熱鬧,傷心的事就不想了。過慣清淨生活的她們,我們的出現著實增添不少樂趣。我和雅魚姐姐很能談得來,我們一起彈琴評論。我教雅魚姐姐彈會了《千聲佛》,她很感謝我。雅魚姐姐不愧是真正的古人,評足論道都很準確,我就不行了,隻能看得出她是個有故事之人之外就什麼也猜不透了,甚至不懂她眼神的背後那顆糾結的心,我在等待她的訴說,但或許又是遙遙無期。和雅魚姐姐的聊天當中她得知我們沒有地方可去,就留我們久居下來,作為回報,我們幫著照看梨園。

當我和蘭兒住了些日子之後,青兒帶我們去了附近小鎮的集市,在集市上看到了好多唐朝人,雖然很多,但不擁擠。當中多數是百姓,他們身著古樸的單調的麻布衣服,但看他們臉上祥和的麵容,悠閑的穿梭在集市中,覺得生活似乎過的應該還算幸福。馬路兩邊擺著攤位,有賣青菜的、水果、也有肉,和現代的市場沒什麼區別,唯一的區別就是種類了,這裏的東西都很單調,也有很多菜的種類我沒見過,但這裏很多我們平日裏常吃的卻沒有,應該是還沒有傳進來或者被發現吧。人們來來往往不急不躁,賣東西的商販也很規矩,叫賣著,買東西的人也不會擠來擠去,秩序井然,真不愧是貞觀朝。青兒告訴我這僅是個小鎮,長安才大呢,會更熱鬧。

這裏的熱鬧不讓人心煩意亂,有事的說事,沒事的安靜的走著,不驕不躁,我享受著唐朝集市給我的感覺。我看到前麵有一家書店,疾步走了進去。老板很熱心腸,問我需要什麼,我對他說隨便看看。看著擺在架子上麵的書籍,藍色封麵,白底黑字寫著書名,真整齊,但還是很單調。我看到有《史記》、《漢書》、四書五經等一些秦漢散文、一些詩集,再或者一些天文數學農學等等那些在我看來很古老的書。如果在這裏買書再帶回現代,那麼這書可就是古董了,我暗自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