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兒子來了(1 / 3)

“農民把玉米種到地理,到了秋天收獲了很多玉米。農民把花生種到地裏,到了秋天收獲了很多花生,小貓看到後,將魚種到地裏,希望秋天可以收獲很多魚。”

夏天站在講台上,正帶著學生們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說實話,他這個年紀現在讀這內容,確實有種似是而非的羞恥感。

但是講台下一雙雙認真的眼睛,卻讓他很快就收起這樣的想法。

隻能說這些內容對現在的他來說,可能是不合適的。

但是對這些孩子們來說,真的剛剛好。這是多少教育工作者努力討論出來的結果,自己對文字的認識,對世界的了解,不也是從這裏開始的嗎。

這樣的見課已經進行了十幾天了,從開始的不適應,到現在的如魚得水。

他開始有些享受給這些孩子代課的感覺,享受給他們解惑的每一分鍾。

曾經在副本世界做過教書先生,雖然教學的內容不同,但是原理相近。

夏天很快就抓住了這些孩子們的心,每次夏天講課的時候,他們總是聽的很認真。

當然也有淘氣的孩子,不過麵對夏天手裏的教鞭還是很快就屈服了。

夏天認為這算是教育的輔助手段,它存在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們更好更認真的學習。

不否認會有些人渣,隻是單純的想要體罰孩子,滿足他們內心的變態想法,但是對於大多數老師來說,這隻是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手段。

有時候單獨的說服教育是沒有用的,並不是每個老師都是大教育家。

夏天也隻是嚇唬嚇唬,老爺子收拾起他們來才嚇人呢,火氣上來了,把他們的老子叫來一塊打。

人生最可怕的不是自己放錯了要挨打,而且自己犯錯了,老爸被拉著一起打。

可以想象,這要回了家,不說雙打,單打肯定是少不了的。

晚上放了學,夏天帶著一隊孩子出發了,這是已經是夏天第三次送孩子們回家了。

混在這蹦蹦跳跳的隊伍中,真的是一種難得的體驗,尤其容易喚醒年少時的記憶,心中又多了一些道不明白的感慨。

像是感慨時間易逝,又好像覺得歲月無情。

想來自己也才剛剛十八歲而已,一時間又覺得自己矯情。

將每一個孩子都安全的交到父母手中,夏天踏上了回去的路。

三屯村的村口,張子衣站在那裏眺望著什麼,不久就看到一個矯健的身影出現在視線中。

他走起來的頻率並不快,但是步子邁的很大,眨眼的功夫就到了眼前。

夏天也看到了張姑娘,沒說什麼,隻是上前拉著她的手,兩人並肩往回走著。

這已經成了他兩人的默契,每次夏天送孩子們回家,她就在這裏等著。

回去劇組的小院中,夏天繼續備課,張姑娘就靠著,累了的話就睡一小會,然後再一起去吃飯。

張導將這些都看在眼裏,也沒有說什麼,因為他們現在的狀態,真的和電影非常契合。

吃過飯後,就去張姑娘房間裏,夏天要負責給她按摩,因為一到這個時候,她總是會說自己腿疼胳膊疼的。

其實夏天明白她是裝的,僅僅三天時間她就已經適應了這種生活,學表演的,體力也不會太差。

但是夏天再傻也不會拆穿姑娘家的小心思,每到這個時候他也配合著做出心疼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