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好心沒好報,我辛辛苦苦的張羅,還惹了一身騷。”
趙大貴翻了個白眼,“娘,我出去溜達了。”
片刻功夫,炕上就剩母女倆,老太太氣得拍了趙大妹的後背一巴掌,“大妹,你個死孩子想做什麼?曉蓉是你親侄女,有你這麼把人往火坑裏推的嗎?”
“娘,我怎麼是把人往火坑裏推了?那個霍屠夫我見過,雖然歲數大了點兒,但是其他條件都很好,人家吃的好穿的暖,也不顯年齡。”趙大妹皺著眉頭,“不瞞您說,人家可是大方的,答應了隻要親事說成了,就給四百塊錢的謝禮,哪裏找這麼好的事兒?”
老太太一聽四百塊錢沉默起來,拽了拽衣角,“不行,曉蓉才十九歲,那屠夫都能當她爸了,這事兒推了,回頭你找個年輕點的,條件稍微差點兒也沒關係,不然就是村裏那些人也得戳得你脊梁杆子直不起來,還做不做人了?”
“日子是給自己過的,關他們什麼事兒?”趙大妹冷哼一聲,“這事兒你別管了,你們都說了不算,曉蓉自己願意了誰也攔不住。”
老太太見她這樣說,也就鬆了口,“曉蓉自己願意了另說。”
趙大妹說了幾句閑話就走了,路過趙曉蓉家門口的時候冷哼了一聲,死丫頭,等著吧!你也就配得上那個老屠夫。
接下來的兩天,趙曉坤一直陪著趙曉蓉趕集,散了集兄妹倆再去周圍的店鋪,尋找可以合作的店鋪,進展順利,凡是找上門的基本都同意了合作,價格方麵兄妹倆咬得很緊,做生意就是如此,絕不能這家高那家低。
跑了幾天,趙大貴一個人就賣了兩百多斤,拉回來的布已經所剩不多,還有兩家店鋪預訂了,兄妹倆決定明天去趕城關大集,早點去賣一陣兒,再去廠裏拉一批貨,前前後後忙活了七天,把手裏的錢數了數,減去借孫麗娟的四百,還有四百六十塊錢,也就是賺的。
“妹子,這樣下去,咱家要成萬元戶啊。”
“還有一個月就過年了,攢了一年的錢這時候都拿出來買年貨,是最賺錢的時候,過了年就冷清了,一直到開春之前都不一定有生意。”趙曉蓉冷靜的分析,先把這筆錢賺了給老爸治腿,至於明年開春,就得考慮一下別的生意。
“也是,還是妹子懂得多。”趙曉坤點點頭,“妹子,你跟誰學的這麼多做生意的門道?”
“明擺著的事情,是你自己不願意想。”趙曉蓉看了眼哥哥,心懷愧疚。
確實是明擺著的事情,可她也是上一世慢慢摸索出來的,做生意也是一門大學問,很多事情都需要琢磨,得考慮很多的因素,才能賺錢。
趙曉坤不說話了,“我去拔車白菜,再打聽打聽誰家想賣白菜。”
第二天一早,趙曉蓉將四百塊錢的巨款包好塞進了哥哥的棉衣內兜裏,趕集人多得小心一點兒,丟了可是連哭的地兒都沒有。
趙大貴今天也去縣城,叔侄三人抹摸黑上了路,才幾天的時間,趙大貴已經嚐到了甜頭,對侄子侄女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