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嬸子,小琴,有些話我得說在前頭,加工費用當天結算,但是加工的布料人為造成的損壞,比如拆線時用力撕扯把布撕壞的,你們要自己花錢把布買下來,我會給你們最低的本錢,當然,你們是第一次做,我會給你們一人一次機會。”
“行,按你說的辦。”小琴媽說到。
她幹活兒麻利,按照加工費算下來,她一天最少也能賺三四塊錢,若是幹到過年,家裏能過個肥年。
大壯媽領了三十件肚兜,小琴媽領了十件背帶褲、十件褂子便匆匆回家去趕工,小琴領了十條褲子、十個罩衣,直接用曉蓉家的縫紉機幹活。
“曉蓉,等我賺了錢,得好好謝謝你。”
“行。”趙曉蓉笑笑,將縫紉機交給了小琴。
小琴開始有些手生,兩件下來就熟悉了,跑褲腿都不帶停頓的,可能是想著能賺錢高興的,平時一個話嘮這會兒光顧著低頭做活。
曉蓉媽將布料十張一摞疊好,裁剪成需要的尺寸後交給曉蓉爸裁剪細節,果然手藝比曉蓉媽跟趙曉蓉都好。
“爸,我看您幹脆別做木工了,等您這條腿好了,您就做個裁縫。”趙曉蓉笑嘻嘻地說到。
這幾天老爸沒事總看翻看她買的上海服飾雜誌,還自己畫了十幾個款式的衣服,細節都是單獨畫出來,還挺像那麼回事兒。
“裁縫跟木工都是細活,尤其是這尺寸一定要量好,比如做一個凳子,你差那麼一點兒,凳子做出來放在地上都不穩。”曉蓉爸一開口職業病就犯了。
趙曉蓉聽了一會兒,卷著裁剪好的布料跑了,“爸,我再去給你拿點兒過來。”
這一去就沒了身影,任憑老爸喊了好幾聲才回答:“爸,您先休息一會兒,不能連續勞累。”然後就沒有了然後。
第二天,叔侄三人特意早了一個小時收攤回家,扔下推車就去村頭坐小巴去了縣城,趙大貴一聽兩人要買自行車,當即決定也買一輛,現在他就是要緊跟侄女的步伐,侄女幹啥他幹啥。
到了商場,直奔賣自行車的攤位,趙大貴跟趙曉坤選了二八永久自行車,趙曉蓉則選了永久26型號的無梁自行車,她個子雖然不矮,可28型號對她來說還是太大。
“這是趕上好時候了,再往前兩年,就是有錢沒有自行車票也買不了。”趙大貴推著嶄新的自行車,臉上滿是自豪。
“確實是趕上了好時候,不然倒賣布可是投機倒把的大事兒,誰敢幹?”趙曉蓉笑笑,“二叔,你年紀大,可得把錢攢起來,有了錢才能娶個稱心如意的媳婦,娶媳婦可是大事兒,千萬別湊合,一湊合就是一輩子的事兒,到時候哭都沒地兒哭,尤其是你那個親姐姐給你介紹的對象,千萬別答應,她那一雙小眼睛就盯著一樣東西——錢。哥,你也一樣。”
趙曉蓉算了算時間,趙大妹差不多又該作妖了,她得提前給二叔跟哥哥提個醒,凡是她介紹的對象,有多遠躲多遠。
叔侄倆對視一眼,趙大貴笑她,“曉蓉,你說分明你年紀最小,怎麼大道理講起來比你奶還順溜?”隨後又說,“不過你大姑那個人辦事兒真是欠考慮,說句不好聽的就是黑了心,為了點兒錢都快六親不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