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6 翻浪欲陷天(2 / 2)

因著這個,雖然太後在慈寧宮稱病不出,但是宮裏受到的影響並不大。

然而朝堂上卻已經是吵成了一鍋粥了。有人說蘇家仗著是皇親國戚便目無法紀,甚至不將皇上放在眼裏,應該誅九族!也有人說蘇家一門功臣,雖然犯了錯,但也應該善待。爭論不休。

越王府。李懷恩坐在書房裏,而他對麵,就是他的親娘舅和親外公。

李懷玉小時候,因為許多方麵的原因,和蘇家的關係並不十分親近,倒是李懷恩,和蘇家相處極好。

也是因此,他雖然是個皇子,但是麵對蘇家人時,卻很少頤指氣使。

見蘇慕遠親自過來,他連忙將人請到書房,“外公怎的親自來了?有什麼事,派人來說一聲就是了。”

皇子不能隨意結交外臣,但是對李懷恩來說,這一點從來都形同虛設。

蘇慕遠臉上露出一抹苦色,“如今臣是戴罪之身,不便出門。然王爺更不便上門,臣思索再三,還是臣到這裏來較為合適。今次之事,隻怕皇上早有意處置臣一家,隻求不連累王爺。”

越王自幼生活優渥,又是被太後寵溺著長大的,雖然自負才華勝過李懷玉,實則為人輕信。聽了蘇慕遠的話,十分感動,忙道,“外公不必說這樣的話,有什麼事,本王自然是要幫忙的。”

他們之間的關係極為親密。李懷玉雷厲風行收攏權利,蘇家若說沒有別的心思,自然是不可能的。

事實上,和太後的心思一樣,蘇家也很想將李懷恩扶持上去。畢竟他比李懷玉好控製多了。

隻是這機會一直沒有找到,暗地裏的準備工作,卻一直都在做。

而今到了這一步,隻怕是不得不出此下策了。而且李懷恩在宮裏還有太後這個內應,想要做點兒什麼,自然是極為容易的。而蘇慕遠,今日就是來鼓動他的。

李懷恩對李懷玉的怨氣很早就有,從小太後給他灌輸的思想,也是他比李懷玉強得多。因此他並未將李懷玉放在眼裏,聽了蘇慕遠的提議之後,隻是微微猶豫,便問道,“外公,那藥當真這般有用?”

蘇慕遠微微一笑,他為了今日,做了多少準備。雖然未必一定能夠用到,但隻要用到了,便能保證一定成功。他從腰間解下一個荷包,拿出一個小小的玉瓶,放在桌上。

“王爺放心,這東西臣親自驗證過的。隻要想法子放在皇上的寢宮之中,不知不覺便能成事。而今大皇子才不過八歲,黃毛稚子,能有什麼作為?到時大臣們自會推舉王爺。”他笑著道。

蘇家在暗地裏還是有一批勢力的,趁著李懷玉還沒有動手,他們可要搶先了。

留下東西,蘇慕遠便離開了。李懷恩在書房裏對著那瓶子想了許久,才終於下定決心。

他並沒有找太後。畢竟那是他的母親,自來疼愛他。李懷恩很清楚,隻要太後一直如此,李懷玉便不會對她如何,就算自己做了什麼,也影響不到。

通過自己早年收買的一個小太監,他將東西送進了乾清宮,就開始了忐忑的等待。

可惜他等來的不是皇帝駕崩的消息,而是大理寺的官員,和一卷將他下獄的聖旨。

李懷玉自然不會中招,那個小太監是早就被找出來了,隻不過一直沒有動,為的便是今日。

永寧十年九月,經刑部和大理寺審理,蘇慕遠的罪狀竟增至九宗九十二條,其中能夠抄家滅族、處以極刑的,便有二十一條。成帝李懷玉下令,查抄承恩公府,男丁發配邊疆,女眷罰沒入宮。

與此同時,受此案牽連的越王,也被查出了許多罪狀,最後皇上念其為親手足,將他圈禁。

因為李懷玉的動作雷厲風行,所以直到案子了解,聖旨都頒下去了,太後才聽到消息。

雖然聖旨之中,語焉不詳,但太後知道,李懷恩必定是做了十分大逆不道的事。

然而那畢竟也是她一手養大的兒子,收到消息之後,她便去了乾清宮,李懷玉卻避而不見。

實在是沒什麼好說,太後一定會為李懷恩求情,但李懷玉卻不想姑息。

先帝曾說過,做一個有手段的帝王,便免不了要受人詬病,但隻要於國有利,便不能害怕這些。

永寧十年十月初三日,丞相於秀明上書請求致仕,李懷玉允之。

至此,先帝朝留下來的老臣,終於失去了手中的權柄,而年輕的成帝,完全掌握了整個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