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寧十二年二月二十四日,成帝李懷玉禦駕親征。
李懷玉離京之後,宮中越發平靜。或許是因為令得嬪妃爭鬥的對象不在,加上如今宮裏剩下的人,不管是出於什麼心思,都沒有出頭的想法,更是顯得其樂融融。
因為跟著大軍前行,所以李懷玉的速度並不快,真到了西北隨州時,已經是四月了。
四月初八是皇太後千秋,然而如今皇上不在宮中,太後本人也在集雲山禮佛。所以宮妃們隻要將自己準備好的禮物交給林清,讓人送去給太後就可以了。
讓林清憂心的是,自從天氣暖和起來之後,皇後的身子卻漸漸的不怎麼好了。
自從皇後生產過後,就沒有再出過門了。太醫倒是一天兩次飛問脈,但也說不清到底如何。
之前李懷玉在的時候,那脈案是送到乾清宮的。而今他不在宮中,便送來了林清這裏。
林清這才知道,皇後所謂養病,竟不是推托之詞。本來當初那秘方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她生產的時候就傷了身子,後來又一直鬱結於心,便沒有好生養著,拖久了竟成了大病。
這一兩年,後宮裏沒看到皇後的影子,大部分人都將她忘記了。林清想到這裏,也有些唏噓。
因著李懷玉將這個人交給了她,雖然沒有明說,但林清知道,他對皇後似乎也有些優容。
所以她看到皇後的情形之後,便召集了太醫細細的診了一次脈,修改了方子,並且極力勸說皇後出去走動。
倒是皇後自己對此並不在意,“本宮不過是熬時間罷了,如何都是一樣的。”
這樣心灰意懶的話語,簡直不像是皇後這樣的人會說出來的。
然而林清也不能不顧她的意願,隻能自己多去走動。原想帶孩子過去熱鬧一番,但一來怕過了病氣給孩子們,二來也怕皇後觸景生情,心情更加不好,這才罷了。
倒是這麼一來二去的,她和皇後,雖不說有多好,但也能心情平和的對話了。
“真是料不到,有一日本宮竟能和你這般說說話。”有一日,皇後如此感慨道。
林清笑著道,“臣妾從前倒是想親近娘娘,隻是怕入不了娘娘的眼。”
皇後微微搖頭,看著她道,“你不知,本宮多麼羨慕你。”她一生機會手腕都不缺,偏偏落到了這樣的地步,真不知讓人說什麼是好。到這地步,仇恨沒那麼重,反倒羨慕起林清來。
在皇後看來,林清固然諸多好與不好,但她和別人不同之處,在於她命好。
這命啊……從前皇後是不信的。但到了這一步,不信也要信了。運氣這東西,真是說不清。
她這麼感慨,林清倒沒問她羨慕自己什麼。雖然挺想知道,但這種問題,還是不問的好。
何況,她和皇後,雖說能夠平心靜氣的說話,但說到底關係並沒有多好。
隻是眼看著皇後一天天的憔悴下去,似乎整個人的生機都在流失,林清也不由心生感慨。
太醫說,她的身子是被掏空了,隻能這麼慢慢的養著,連進補都不成,拖到哪一日算哪一日了。
因著這話,林清暗地裏其實已經開始做準備了。然而她卻沒想到,這一天竟來得這麼早。
永寧十二年七月二十三日夜,皇後何慧潔在坤寧宮薨逝,享年二十七歲。
林清是第二日一早起身時得到消息的,當時她正在用早膳,香凝匆匆走進門道,“主子,皇後薨了!”
“啪——”的一聲,林清手中的碗沒有拿穩,摔在了地上。
她愣了愣,猛地站起身問道,“香凝,你方才說什麼?皇後娘娘怎麼了?”
“皇後娘娘薨了!”香凝又說了一遍,正要繼續說,便見自家主子直直的朝著自己倒了下來。
林清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總之就是在聽到這話的瞬間,心口一陣撕心裂肺的痛意襲來,她便暈了過去。
等她悠悠醒轉,身邊隻有香凝一個人守著,見她醒來,喜道,“主子總算醒了!”
林清茫然了一會兒,很快清醒過來,皇後薨了!而關於自己剛才的那一陣痛苦,事後也沒發現什麼不對,太醫也沒有檢查出來,林清便放下心來。雖仍有不安,但此時卻不是說這個的時候。
好在她暈迷的時間並不長,帶著人去到坤寧宮的時候,大部分宮妃也才過來。
李懷玉不在宮中,皇後薨逝了,林清自己卻不好做主。更重要的是,幾乎有點分量的大臣,除了留下來處理國事的幾位,都被李懷玉帶走了。這個時候,做什麼都是捉襟見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