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情本來和我們家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
但是其涉及的範圍非常廣,乃至於整個村莊。
所以我們家也自然成了受益者其中之一。
還是要從一條河說起。
在我們村子裏麵,在最南邊有一片地。
這片地方土地非常的富饒,營養豐富,甭管是種什麼,長得都特別高。
但有一個缺點就是這片區域在種田的時候需要大量的水,可是周圍卻沒有河
於是村長就想了一個辦法叫做南水北調。
就跟曆史書上說的那些方法一樣,就是把南邊的水運輸過來。
哦不。
那叫北水南調。
平常要想灌溉的話,但需要馬車一車一車的拉著水桶過去,可能拉上一上午,也灌溉不了多少畝地。
水遠遠不夠,非常不充足,農作物的生長和預料差的太多。
後來這村長同意了之後,就召集村子裏麵年輕力壯的人,想辦法開著一條運河。
有了這條河,那麼這村子裏就會富饒起來,對大家都是個好事兒。
現在都是民主社會。
這村長就帶著大家開了一場會,少數服從多數,會議結束之後,村子裏大部分人都非常的滿意。
於是村長就貼了一個告示。
征求各家各戶出一個男丁。
能幫著開著運河。
自己村子裏的事兒找自己村裏的人比較踏實靠譜,而且還省錢。
畢竟誰家都不能糊弄自己。
商量好了之後,我們家裏就選擇我來去擔任這個工作。
其實我還是個小娃子,年紀不大,和那些壯丁相比,也算不上是壯。
但是我爺爺告訴我,這村子裏的事情,家家都得出一份力。
何況在咱們家還在那地方還種了一片苞米地。
這個開鑿運河一旦成功了,自己家也受益。
不管怎麼說,也應該出這個力。
我說那行吧。
於是我就找了幾個村子裏的人一起去自告奮勇地去報名。
到那之後五個人一個小隊。
具體有多少個隊我也不知道,反正說幹就幹。
我負責呢去運河旁邊開土。
其他的有搞運輸的,有搞設計的。
反正各行各業的都有,自產自銷。
結果誰知道我去的第一天就出了怪事。
我當時正好負責挖土,從早上一直整到晚上也挺累的。
我們工程隊休息的比較早,下午4點多鍾的時候就有這麼一頓飯。
別人家是一天三餐幹工程的一天四頓飯。
吃飯的時候也在工地。
當時工頭敲鑼打鼓告訴大家,吃飯的時候我走過去一看,今天吃的是白菜燉丸子。
可是剛動筷的時候,就發現我們隊伍裏麵少了一個人。
一般來說吃飯的時候都會大夥一起,隻要時間一到就放下手下的活兒,畢竟都是自己人,也不是花錢過來的,工作也隨意些。
而那個沒來的人名字叫做大壯。
李大壯。
這家夥身高1米8左右,二十五六歲,是我們工地裏麵最能幹的一個人。
大家都特別喜歡他,人高馬大的,說話隨和。
通常大家吃飯的時候,也第一個想著他。
畢竟人家幹的多,吃的也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