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麗妃的心計(1 / 3)

“姐姐,不如我們今天晚上就去,刮些樹皮下來,我們將樹皮細細碾碎,待碾成粉末粘到線上,看能不能發光。”芷君想了想說道。

“好呀,好呀。今天晚上就去。”眾宮女都是興奮不已。

“哎呀,隻顧看芷君的織品,倒把正事兒給忘了,迎春姑姑,咱們娘娘從良妃那回來了,立春姑姑讓我給你傳話,娘娘有事兒要問你。”小卓子忽地一拍腦門說道。

“嗯,我這就去。”迎春隱隱地猜出了什麼。

“姑姑,我和你一起去吧。”芷君也意識到麗妃娘娘一定是要詢問紅兒的事兒。

“你們不要怕,本皇子與你們同去,相信母妃不會過多的責怪你們的。”華燁挺身而出,他忽然覺得他很該為芷君出頭。

“那我也一同去,紅兒是我妹妹,這事情都是因我而起。”青兒也一挺胸道。

“好,那就同去。”迎春點點頭。

不多時,迎春一行就來到了綺羅宮的在偏殿。輕紗屏風之後,此刻麗妃已經換上了便衣,正歪歪地倚在美人榻上閉目養神。

立春正跪著為她捶腿。

立春和迎春同為綺羅宮的掌事姑姑。但分工略有不同,立春負責麗妃的衣食起居,出行穿戴。而迎春則負責管教綺羅宮上上下下的太監宮女以及宮內的一些雜務。

立春見迎春走進來,連忙起身從屏風後走了過來。

“娘娘隻是叫你來問話,你怎麼領著這麼多人來了?”立春見迎春身後跟著那麼多人,不由微微嗔怪道。

“是本皇子讓她們跟著來的。”華燁隨後走進來說道,語氣雖然平和,但舉手投足之間自是帶著一種威嚴。

“是殿下,你們稍等,待我來叫醒娘娘。”立春輕聲道。

“迎春,你好大的膽子!”麗妃的嬌喝之聲卻已從屏風後傳了過來。

“奴婢知罪了。”麗妃的性子速來溫婉,就算是奴婢犯錯,她也極少這麼嗬斥。迎春雖然侍奉麗妃多年,但也免不了害怕地跪在了地上。

“奴婢知罪。”芷君和青兒也連忙跪在地上,頭深深伏在地上。

“母妃息怒,此事事關人命,是孩兒準了她們營救紅兒的。”華燁見狀急急說道,並快步走過屏風,坐到麗妃身邊,輕輕攬住了母妃的肩膀。

“華燁,你素來也是穩重的,怎麼這次……唉……”麗妃輕歎一聲,目光落在了迎春身後的芷君身上。

“是你?你怎麼一同來了?”麗妃狐疑道。

“娘娘,這主意都是奴婢出的,和迎春姑姑沒有半點關係,若是治罪,就請娘娘治我一個人的罪吧!”芷君一邊磕頭一邊說道。

“嗯,倒是個敢作敢當,古道熱腸的!”麗妃小聲嘟囔了一句。

“母妃,紅兒雖是個奴婢,但琴妃誣陷她毀壞首飾,不知會您一聲就把她扭送慎刑司,分明就是不把您當主子。我們平素不與她計較也就罷了,隻是這回她欺人太甚。若紅兒真被坐實了毀壞首飾的罪名,您這臉麵又往哪兒放?日後可不又要成了那些長舌婦口中的笑柄了?況且,我們這次也是借著娟妃的手整治琴妃,我們可謂是坐山觀虎鬥,沒有絲毫受損之處。母妃又為何生氣呢?”華燁知道,方才那句話,母妃就已經流露出緩和之意了。此刻,再加上他合理的解釋,母妃定會消氣的。

“嗯,今日看在我燁兒的份上,就饒了你們!都起來吧!”麗妃的語氣漸漸和緩。

紅兒因不是麗妃的近身宮女,所以她也是今日去良妃處串門,才得知紅兒被抓緊慎刑司的消息。聽到娟妃已然插手,她心中暗暗竊喜。隻是這紅兒到底是她宮裏的,她這個主子卻不知情,這讓她心底又生出些煩悶來。

“多謝麗妃娘娘。”芷君三人這才緩緩起身。

“芷君,你說這個主意是你出的?”麗妃忽然饒有興趣地問道。

“正是奴婢的主意。”芷君連忙又要跪下。

“好啦,不要跪了,起來說話吧。”麗妃一擺手說道。

“多謝麗妃娘娘。”芷君連忙答謝,一旁的迎春青兒還有五皇子都不由得跟著鬆了一口氣。

“你們都退下吧,我要留下芷君這個小丫頭說幾句話。”麗妃說道。

“是。”迎春和青兒連忙躬身答道。迎春忍不住有些不放心地看了芷君一眼,芷君卻報以她一個寬慰的微笑。

“母妃,兒臣這幾日研讀詩書覺得有些漸進了,一會兒等母妃得閑了,不妨考考孩兒。”華燁說著,忍不住送給芷君一個鼓勵的眼神。

正所謂母子心意相通,華燁料定了,母妃既然留下芷君單獨說話,定有仰仗她之處。不知為何,他的心中徒然生出了幾分歡喜。當初在秦姑姑手下救下她,他不過是因著一時的憐憫之心,如今她若真的能成為目母妃的心腹,那麼她在宮中也就能謀得一席之地了。要知道,大宛國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掖庭出身的奴婢永遠都隻能是低等奴婢,連掌事這個位置都坐不上的。

華燁的目光讓芷君心中生出了濃濃的暖意,她感激地一笑。這會兒,她迎著華燁的目光感覺沒有那麼緊張了。

一時花廳中隻剩下了麗妃和芷君兩個。

默默地沉靜了一會兒,麗妃優雅地端起身邊地茶盞,輕輕地抿了一口茶,才緩緩地問道:“你為何對後宮中的諸事了解得如此清楚?”

“奴婢出身掖庭,自從家族被抄斬之後,就被帶入了掖庭,在掖庭中整整兩年,那樣暗無天日的日子,娘娘您可想而知。後來還是因為皇上壽誕要大赦天下,奴婢才有了出掖庭,學規矩,進入主子們身邊侍候的機會。奴婢深知如何才能脫離苦海,故而奴婢在掖庭中就暗暗努力,從卓多方麵研讀後宮中諸事,漸漸對宮中形勢也有了一個大概的認識。放眼如今的後宮,隻有娘娘您才最有機會。”芷君一番話說得調理分明,臨了不忘了放出一句奉承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