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別提了,娘娘今天早上才回來,臉色鐵青,我們這些宮婢大氣也不敢喘呢,娘娘還警告我們,近日絕不可以和外宮的人多來往。”秀紅邊說邊緊張地往宮門內看著。
“秀紅!你在和誰說話?”一個狠厲的聲音在宮門內響起。
“沒有呀,我沒有和誰說話呀。”秀紅的聲音愈發地緊張起來,她邊說著就把宮門關上了。
迎春自然知道秀紅定有苦衷,也不便給她惹麻煩,連忙小跑著躲到了宮門前的一棵大榕樹的後麵。
“小蹄子,你又在這裏給我弄鬼呢,我明明聽到你在跟人說話呢。”迎春聽出了那時秦姑姑的聲音。語氣很是不甘。緊接著是開門的聲音,應該是她探出身子來查看了。
迎春不由把身子往裏縮了縮,愈發地不敢出大氣兒。心中不由疑惑,這鳳藻宮到底是怎麼了?疑神疑鬼,如臨大敵的?
“你老眼花了吧?還是心眼兒長偏了,借著機會找我的錯處,告訴你本姑娘也不是吃素的,你別想欺負到我頭上。不行咱們就到娘娘跟前理論一番,看看那樣的情形下,你和淑雲宮的映月較量一番,你又如何占得上風?”秀紅見秦姑姑並沒有發現迎春的行蹤,立刻硬氣了起來。
“哼,小蹄子,你也別在這裏嘴硬!看在你對娘娘還算衷心的份上,我就不跟你計較了。現下娘娘心煩得很,他日你可別讓我再逮著你的錯處。到時候,可就仔細你的皮了!”秦姑姑還是不依不饒的。
“哼!我可是長了魚鱗鱷魚皮的,不是那麼好扒的。倒是你呀秦姑姑,這後宮上下的宮婢又有幾個沒吃過你的虧,你一個人走夜路的時候,可要仔細了,若是不小心被誰推進水裏,或是被人蒙住頭暴打一頓,這都是未可知的。嗬嗬!”秀紅也不肯相讓,拿出了秦姑姑最為懼怕的事情來說。
“你……你……你個小賤人!敢這麼咒我?”秦姑姑雖然嘴上還是不饒人,可明顯沒那麼盛氣淩人了。
秀紅說得是事實,就在前兩天,這個秦姑姑被人打了一悶棍。不知是誰下的手,總之這個刁奴仗著娟妃的勢力在後宮為非作歹,她的仇人可真多得很呢。
“我咒你?嗬嗬,那可是用不著,你老人緣好著了,想咒你的人多得是,我可沒功夫跟你在這瞎折騰,娘娘今天想喝酸梅湯,咱們膳房沒有了,一會兒我得去禦膳房要些酸梅來呢。”秀紅的嘴皮子功夫可是見漲。
迎春聽罷暗自點頭,秀紅那最後一句話是說給她聽的,此刻在鳳藻宮是無法與秀紅說話了,那一會兒就隻有到禦膳房去碰麵了。
此刻,芷君和碧璽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已經開始修補那仙鶴圖。
芷君想用補花的方式來填補那個洞,她先是細心觀察了丹頂部分那絲線的走向,模仿著那個紋路,用不同深淺的紅色係線手織了幾個成品。碧璽也幫忙織了幾個,然後姐妹倆一一比對,發現芷君最後手織的那個紋路和色澤與那丹頂處最為接近,接下來就看如何與原處縫合在一起了。
“姐姐,我看了看,是不是用鉤繡的方法就行呢?在這邊緣也用同樣的紅線把咱們手織的這個牽在一起就行了,若是再有不貼合的地方,我們用鎖繡的針法繡一下就可以了。”碧璽認真觀察了一番說道。
“嗯,碧璽你真是聰明呢!我看你這個法子準行。怪不得太後對你格外青睞呢。”芷君也很是高興。照這樣的速度,她們明天就可以將仙鶴圖修補完整了。
“姐姐,我再聰明可也是比不過你的,別忘了,你才是咱們大都有名的神童才女呢!“碧璽笑意盈盈地看著芷君道,但這隻有她自己清楚,這句讚歎的話卻不是那麼真心。
“不如咱們歇一會兒吧,一會兒等迎春姐姐回來,也向她說說咱們的進程。”芷君放下手裏的針線,揉了揉眼睛說道。
她這一會兒,一連手織了好幾塊手織品,這麵積小的織品反而更費眼力。
“嗯,我聽姐姐的。”碧璽乖巧地說道。
“迎春姐姐怎麼還不回來呢?也不知青兒姐姐怎麼樣了?”芷君站起身,走到門口往外望著。
“嗨——姐姐,我看呢,青兒一準兒沒事兒。”碧璽隨意擺弄著笸籮裏的材料,這麼多五彩繽紛的上好絲線,回頭拿出來一些,給自己編個瓔珞,繡個荷包什麼的應該是極好的。
正說著話,忽見迎春快步走了回來。
“迎春姐姐,青兒怎麼樣了?”芷君連忙迎上前去問道。
“挨了幾下打,不過沒有什麼大礙。娘娘也是一時在氣頭上,教訓她一下,並不會將她送到工坊裏去的。”迎春連忙回答。
“嗯,那就好,那就好。”芷君放下心來。
“你們那仙鶴圖織補得如何了?”
“我們想用補花的方式將這洞補上,姐姐,請看這是一會兒要補上的部分,你看可好?”芷君連忙遞過去。
“嗯,很好,這不仔細看根本就看不出來呢,芷君呀,你真是能幹!看來咱們綺羅宮的這一關能夠順利通過啦,難怪立春姑姑說你是咱們宮裏的福星呢!”迎春欣喜道。
“哪裏呀,姐姐過獎了。不過最後還要把這點紅色織品與那丹頂縫合在一起,才算是大功告成,碧璽想到用鉤繡和鎖繡的方法。”
“好呀,你們姐妹倆真是奇才呢。”迎春很是高興,現在看來,最起碼綺羅宮麵臨的一件大事兒總算是能解決了呢。
“姐姐,看你跑的滿頭大汗的,趕緊歇會兒吧。”碧璽走到迎春身旁用綢扇為她扇風。
“是呀。喝杯茉莉花茶,最是解暑的。”芷君連忙給迎春端了一杯茶來。
迎春歇息了一會兒,想著還要同秀紅在禦膳房見麵,就站起身要走,臨走時告訴芷君兩個,午膳會有專人為她們二人送過來。
迎春出了偏院,先往綺羅宮的各處查看了一番,見一切都井井有條,便放心地往膳房那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