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 一波三折(1 / 3)

“臣妾給皇後娘娘請安。”麗妃連忙下拜。

“哎呀,妹妹,你莫要多禮。”皇後臉上的表情晦暗不明,她一把攙扶起麗妃,又在她耳邊悄聲道:“妹妹,我才剛已經把你的所願同皇上說了,皇上說了自有定論。姐姐給你幫了這麼大的忙,你可別忘了咱們之間的約定呀!”

“是,妹妹不敢忘懷。”麗妃愣怔了片刻,連忙說道。

皇後的話無疑讓她已經很沉重的心情又被壓上了一塊石頭。

“走吧,妹妹,我特意到門口來迎接你的。”皇後笑逐顏開。

麗妃在皇後的陪伴下步入了正殿,殿內兩側已經擺放好了案幾,妃嬪們按照等級落座,大部分嬪妃都已經來到了,正三三兩兩的坐在位子上談心。正中的位置上是皇上和太後。

“皇上萬歲萬萬歲,太後千歲千千歲。”又往前走了幾步,麗妃連忙跪下請安道。皇後便閃在了一旁。

“平身吧!麗妃今日你可有些遲了呢!”太後不冷不熱地說道。

“臣妾姍姍來遲,還請皇上和太後恕罪。”麗妃一直低低地垂著頭,不敢看太後也不敢看皇上。

“好啦,母後,也不算晚。娟妃不是還沒有來麼。麗妃,入座吧。”皇上淡然擺了擺手。

“多謝皇上寬宥。”麗妃心中一鬆,但太後沒有發話。她剛邁開了步子,就又站住了。

太後的唇邊現出一抹滿意的微笑,口氣和緩道:“麗妃,我也知你素來是個恭謹有禮的。今日來得稍晚了些,定然是事出有因的。你今天的妝容服飾可真是清新可人的,讓哀家見了都挺喜歡呢。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皇上新晉的美人呢!來,過來讓哀家仔細瞧瞧。”

麗妃便緩緩邁步來到了太後中間,太後一把握住她的手,上下端詳了一會兒,便別有深意地說道:“皇上,你看果然是雅麗脫俗,清俊秀美。依哀家看呀,麗妃今兒可是最美的一個,你說呢?皇上。我看不如就讓麗妃坐到那裏吧!”

麗妃順著她手指的方向一看,不由倒抽了一口涼氣。那個位置正是皇後的位置。

因皇後已經多年沒有主理六宮的事宜,有大小的宴會,皇上也不願同她坐在一起,故而皇上和皇後的座位就沒有被安放在一起。而是相隔了十來步的距離。

皇後立刻變了臉色,眼神犀利地看向了麗妃。麗妃連忙低下頭去,心中暗暗叫苦:這太後明明是把她往風口浪尖上推呀。

“母後,還是不必了。咱們的家宴向來是按照妃嬪等級的,就算皇後此時已經沒了實權,但她好歹也是朕的皇後呀!”上官明軒沉默了片刻說道。

“是呀,太後,臣妾何德何能?怎能坐皇後的位置。還請太後三思。”明白了皇上的意思,麗妃連忙跪下祈求道。

太後麵上略有不悅道:“家宴也是皇上的家宴,就照皇上的意思吧。”

“多謝太後。”麗妃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麗妃與皇後相對走過,互到自己的位置上去。二人相遇而過的時候,麗妃隻覺得有兩道寒光向自己射來,那無疑是皇後的目光。麗妃心中微歎:看來,她與皇後的那個約定,一會兒必須由她自己親口提出來了。

麗妃剛剛坐定,門口一陣環佩丁當,隻覺珠光寶氣瑩瑩閃動,卻是娟妃來了。

“臣妾給皇上請安,皇上萬萬歲,給太後請安,太後千千歲。”娟妃身形款款,燕語鶯聲的跪下請安。

“平身吧!”上官明軒依然是淡淡地揮揮手。

眾人隻覺得一陣眼花繚亂,娟妃今日的打扮可謂是盛裝華麗。一襲大紅色團繡牡丹金線描鳳的羅裙,頭上金鳳釵,金步搖,珍珠花,玉簪子是插了滿頭。隻讓人害怕她再走一步,就會被滿頭的珠翠給壓垮了。

“謝皇上,謝太後。”娟妃輕啟朱唇,緩緩落座。

“母後,人已經差不多齊了,不如咱們開宴?上官明軒問太後。

“也罷,今日本是借著哀家和皇上祭祖回來這個由頭,舉行的一次家宴,你們也不必拘泥,且自隨意吧。”太後緩緩說道。

“多謝太後,多謝皇上!”眾妃嬪齊聲道。

娟妃卻是洋洋自得,她剛來,午宴就正式開始。這不恰好說明,這滿屋的人都正等著她來嗎?

“哼!真是恬不知恥,明明來晚了,還敢在這裝得意?”映月在琴妃耳邊忍不住氣哼哼地小聲罵道。

琴妃卻是不動神色,她冷冷笑了笑:“你且稍安勿躁吧!本宮今日看著倒是要上演好戲了。”

“還有那個娟妃,也不照照鏡子,自己都是什麼歲數了。還那麼一副鮮嫩的裝扮,她打量皇上會愛看嗎?依奴婢看,她分明是自取其辱!”映月忍不住繼續說道。

“嗬嗬,這話說的不錯。不過,此刻已經用不著咱們對付她了。你沒看到,那皇後的眼睛簡直要射出箭來嗎?”琴妃胸有成竹地說道,如果她沒有猜錯的話。皇後和麗妃之間一定有些事情。

這時,樂聲響起。幾個舞姬邁著輕盈的步子走上前來翩翩起舞。這是舞師為她們編排的一支新舞,甚是好看,眾人一時被吸引了目光,暫時停了議論。

酒過三巡,太後忽然站起身道:“你們自己樂吧,哀家感到身體有些乏了,明霞,擺駕回宮。”

上官明軒連忙站起身躬身施禮道:“皇兒恭迎母後回宮。”

眾人也都連忙站起身,躬身施禮道:“恭迎太後回宮。”

直到太後在明霞的攙扶下離開了正殿,歌舞才重新開始。

眾人繼續落座,幾乎所有的妃嬪心思都已經不在美酒珍饈上。眼睛都時不時地瞄向了皇上,並別有用心地說出一些吸引皇上的話來。

而上官明軒今日似乎有些淡淡的,對誰好像都感興趣,對誰似乎又都不感興趣。眾妃嬪不禁愈發地摸不著頭腦,可又更是使盡渾身解數的力圖一討皇上的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