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碧璽此刻躲在後院的小偏房內,戰戰兢兢,周身亂顫。她還從來沒有看到迎春和五皇子發這麼大的脾氣,仿佛芷君遇險就是她害的似的,可是她又何其無辜呀,早上本來芷君還打了她一巴掌,到現在還沒有消腫呢。可是那些人隻會怪她!
她恨,恨迎春,恨迎春對芷君如此在意,更恨她如此輕視她。她也恨,恨華燁,恨他為什麼眼睛裏隻有芷君,她又哪裏不如芷君呢?論相貌和聰明,她覺得一點兒也不必芷君差,可是為什麼他連正眼都不看她一眼。她更恨老天,為什麼把那些出頭露臉的機會都給了芷君,就讓她得到眾人的盛讚和重視,憑什麼同身為罪臣之後的芷君就能得到五皇子的青睞呢?她不服,更是不甘。
但是此時此刻,她的心中也是明鏡一般的。今天早上的事兒,她卻是有些失策了,現在綺羅宮內,芷君儼然就是眾人眼中的大紅人,也是她離不開的靠山。可是她卻如此蠢笨,竟然把芷君給得罪了。
此刻,她唯有暗暗祈禱著,讓芷君不要受到任何的傷害。否則的話,她的好日子就要到頭了。隻要芷君平安無事的回來,她日後就能在綺羅宮有太平的日子過。而且她很自信自己能夠把握芷君的心,讓她對自己憐愛無限。隻要能長期地依附於芷君,那麼她就有大把的機會。哼哼,到時候,報複迎春,甚至得到華燁都是有可能的。
想到這裏,她心中安穩一片。身子也不在哆嗦了,她走到了銅鏡前。臉上的紅腫已然消退了,是青兒幫她用冰塊敷過了。
想起青兒,她不由微笑了。那不過是一個頭腦簡單的家夥,又很容易意氣用事,行事衝動。上次,不過讓她幾句軟話,就讓青兒對她深信不疑了。現在在青兒的心目中,已然她是她,芷君是芷君了。對於這個蠢笨的女子,她日後定會好好的利用,沒準就能成為一顆很好的棋子兒。
而對於蘭兒,她的腦中靈光一閃。就在芷君找她的時候,她就躲在屋裏透過紗窗偷偷地看著。她看到芷君走了以後,那蘭兒很快就溜了出去。當時她行為有些怪異,又有些慌張。哼,青兒那個傻子,幹起活來,專注得不行,她根本就沒有留意到蘭兒出去了。
現在把這些事情聯係起來看,碧璽便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莫非那個蘭兒已經暗中投靠了娟妃?是不是她向三皇子高密呢?如果真的是蘭兒的話,那麼……嘿嘿……碧璽的唇邊漾出了一抹近似陰險的微笑。
正在想著之際,碧璽聽到芷君和迎春在外麵與宮女萍兒的說話之聲。大抵是問候芷君一類的,她連忙朝著自己的臉狠狠地打了兩巴掌,還是順著芷君打過的那個地方,立竿見影的,她的臉又紅腫了起來。銅鏡中的碧璽眼中露出了得意之色。
“姐姐,妹妹罪該萬死,險些害了姐姐。”芷君和迎春剛進門,碧璽便“撲通”一聲,跪了下來。
她這舉動弄得芷君和迎春都有些措手不及。繼而,芷君的心中就盈滿了憐惜和自責,她連忙扶起碧璽道:“好妹妹,你這是做什麼?開起來。”
緊接著芷君就看到了她臉上的紅腫傷痕,心中更是酸痛,連忙輕撫著碧璽的臉,安慰道:“都是姐姐不好,出手太重了!”說著說著,芷君的眼中就流出了悔恨的淚水。
“姐姐,都是碧璽不懂事,人都說,長姐如母。如今玉氏滿門就剩下咱們姊妹倆,姐姐就是碧璽的母親一般。母親管教女兒,難道不應該嗎?姐姐,我反省了這半日,如今是全想清楚了。姐姐教訓得極是,那兩位公公對姐姐有恩,祖母當日也曾教育過我們,受人點水知恩,定當湧泉相報,可是我卻一時小孩子脾氣。讓姐姐著急了,我……”碧璽還要義正辭嚴地再說下去,
卻被芷君感動地摟在了懷中:“好妹妹,你懂事了,不要再說了。都是姐姐不好,你還小,我應該好好地跟你講道理才是。”
“姐姐,我以後再也不惹你生氣了。碧璽不能沒有姐姐呀!”隨即碧璽就痛哭失聲起來,當真是上演了好一幕姐妹情深的畫卷。
芷君對碧璽的真實心思卻沒有察覺出分毫,她隻覺得這真是母親,嬸娘她們在天有靈,讓碧璽一下子就明白了事理,同她真真正正的一條心了。
連一直對碧璽有看法的迎春,也被她這精湛的演技所迷惑,隻道是自己方才的祈禱起了作用。一旁看著,眼圈不由自主地也紅了。
那碧璽隨後又對迎春說了幾句誠懇地致歉的話,那迎春本來就是耿直之人。現見碧璽如此說,便將先前對碧璽的不好看法悉數收了起來。
片刻之後,有膳房的嬤嬤前來送飯,姐妹三人就歡歡喜喜地用煩了。
接下來的幾日,這大宛後宮看起來十分的平靜,也許是眾人都在積極地為重陽節做著準備。
芷君每日裏除了教宮中姐妹女紅,便是幫迎春料理綺羅宮上下的事物。她做起事來井井有條,還做了一些分工上的改進。這下,大家不但每日的任務量小了,且完活的時間還縮短了。這樣大家的休息時間無形中就延長了,閑暇之時,大家便聚在一起玩些遊戲。那些小遊戲也都是芷君想出來的,大家都是樂此不疲的。如此,綺羅宮上下不禁愈發佩服芷君的能力了。甚至有人認為,芷君分明就是一個仙女下凡來幫襯她們的。
芷君每日未時是固定的陪伴華燁一起讀詩文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裏,她和華燁耳鬢廝磨在一起,既研讀了詩文,又溫馨了彼此。這不禁讓芷君有了一種錯覺,她仿佛根本就不是一個罪臣之女,更不是什麼奴婢,她儼然重新又有了一個溫馨甜美的家庭。在這個大家庭中,有她愛的人,也有愛她的人,大家在一起和和美美,幸福快樂。
在這段日子裏,華燁又曾四次次帶她去了書墨山莊。果然那個杜學究的兒子得了怪症,第一次,華燁便帶了方太醫前往為他的兒媳診治,一下子就找出了病症所在。隨後,對症施治。他的兒子果見好轉,那位學究不由對他們感激備至,於是便傾囊相授,讓華燁和芷君都覺得倍有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