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回 忠義公主(1 / 3)

玲姑姑遺憾地說道:“德妃娘娘,您因為這支舞蹈得了皇上的賞賜和封號,奴婢是真心誠意地替您高興,您想再編一支這樣的舞,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可是並非奴婢不願幫忙,有所保留,乃是這支舞,奴婢也是偷藝來的。”

“偷藝?此話怎講?”德妃心中升起了點點的失落。

“這支舞乃是半年前奴婢偶爾經過掖庭的時候看到裏麵的一個待罪之身的小宮女跳給她妹妹看的,當時她妹妹好像挨了姑姑的打,正在那裏哭,這個小宮女為了讓她妹妹不要哭了,就跳起了這支舞來。當時奴婢就被這小宮女的舞姿深深地震撼了,不由自主地就跟著一起舞動起來。好在奴婢還有些模仿的資質,這記憶力也是蠻好的,回來以後,就又把這支舞演練了好幾回。隻是這歌舞坊的宮女們真是愚鈍了些,竟沒有一人能跳出這支舞的神韻來。就連奴婢自己,每每對著銅鏡自照,我都覺得難抵那小宮女的十之一二。故而,我也就把演練這支舞的念頭給放下了。那日,娘娘向我討教出塵靈動的舞蹈,我就想到了這支舞,沒想到娘娘真是冰雪聰明,幾次下來,便有其中五六分的神韻了。”玲姑姑說著說著,眼中流出了神往之色,仿佛又看到了那日小宮女那飄然如仙的舞蹈。

“有其中五六分的神韻?”德妃喃喃說道。

“哎呀,德妃娘娘恕罪呀。都怪奴婢不會說話,德妃娘娘跳出來的風姿,又豈能是掖庭一個小小宮女可以比擬的。娘娘恕罪。”玲姑姑猛然意識到自己的失口,連忙跪在地上。

“哎呀,玲姑姑,看你說的。快快請起,本宮不是那個意思。本宮隻是在想,隻占其中五六分的神韻,便已能驚豔四座奪得皇上的封賞了。若是本宮能將那舞的十分神韻都學會了,那豈不是……”想到這裏,德妃不由沾沾自喜起來。

“娘娘恕罪呀,奴婢也是這麼想的。當日還打算索性就到掖庭將那個小宮女要到歌舞坊來,日後也能出個傑出的舞娘來。”玲姑姑道。

“是呀,是呀。那小宮女現在何處?”德妃一把拉住玲姑姑的手臂問,眼中滿是急切之色。

“可是奴婢第二日再去掖庭的時候,那個善舞的小宮女已經不知去向了。”玲姑姑說到這裏,便將頭深深地磕在了地上。

如今德妃榮寵正盛,正想更上一層樓的時候,而她這裏卻使不上勁,她這不是觸皇帝寵妃的黴頭嗎?

德妃默然無聲,呆呆地發愣,隨即緩緩的移動步子,向外走去。原來老天真的對她如此吝嗇嗎?剛剛給了她一個希望,可是頃刻間就煙消雲散了嗎?

見德妃遲遲的不出聲,那玲姑姑不由嚇得抖若篩糠一般。立春見了,便把玲姑姑扶了起來,輕聲說了句:“姑姑不用怕,我們娘娘不會怪你的。”就連忙追著德妃而去。

她扶著德妃一直坐上了鳳輦,這一路無話。連一向解語花般的她都不知該如何勸慰德妃了。

皇上的盛寵是所有嬪妃盼望已久的東西,然而又是那麼容易讓人患得患失,其實皇上不過昨日沒來而已,娘娘就成了這般模樣。想來,到還不如那時不受寵的時候,娘娘來的沉穩理智些。

德妃回到綺羅宮,徑直就進了自己的臥房,倒頭就躺了下來。立春便不離左右的照看。

這一日,芷君還是幫著迎春忙活著宮中的大小雜事。因昨日皇上說好駕臨的又沒有來,眾人的心情不免都有些沉重。芷君有心去找華燁問問,但去了兩趟都沒有見到華燁的人。照理他應在午時之前就放學而歸了才是。跟隨華燁左右的小卓子也沒有回來。

芷君又想到再過兩日,華燁就要同皇後正式行過繼大禮,那時他就要住到皇後的宮中去了,這心裏邊愈發地悶悶起來。

倒是碧璽,這會子很懂事的樣子,一個勁兒地說起她們小時候的趣事兒,到讓芷君添了幾分的快樂。

迎春午後就將諸事都料理停當了,便讓芷君和碧璽回到後院去,自己則要往德妃殿中去討個示下。

卻說華燁為何遲遲未歸呢?原來是宮中來了貴客,皇上高興,便讓幾個皇子和陪讀的貴族公子們一起在乾清宮用午飯。

這位貴客是誰呢?正是皇上的義女,忠義公主——趙箐暘。

說起這位趙箐暘可謂是背景雄厚,他的父親是世襲的忠國公,祖上可是大宛國創建天下的一等功臣,故而才被上官明軒的先祖被封為世代承襲的忠國公。這個趙箐暘的父親更是上官明軒的莫逆之交,當年為上官明軒奪取帝位可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的。然而這忠國公一門,卻是人丁逐漸單薄,到了趙箐暘父親的這輩依然是單傳一脈,而再到了趙箐暘這一輩,除了她便更無旁的兄弟姐妹了。趙箐暘之父,更是陽壽短暫,就在上官明軒登基三年後,就因病而駕鶴西去,趙夫人與丈夫也是伉儷情深的,不足一年,也追隨先夫而去。

如此,偌大的忠國公府邸,就隻留下一個不足兩歲的奶娃娃趙箐暘。

摯友夫妻離世,上官明軒很是憂傷,更是可憐趙箐暘這個孩子,於是就派人把她接近了宮中,讓身旁最為信任的嬤嬤好好地養了起來。

趙箐暘小的時候,上官明軒甚至就讓嬤嬤帶著趙箐暘住在自己的乾清宮的偏殿之中,做到每日都能看到這個小女娃,其關心的程度儼然都高過了與她同歲的娟妃所生的青萍公主。

等趙箐暘五歲的時候,上官明軒就將她封為忠義公主。她家的府邸宅院,他還親自派人好好地監管起來。隻待這位忠義公主成年,就再把這龐大的家產交還給她。

上官明軒還怕她孤單,就特意讓娟妃所生的青萍公主來與她作伴,這二人同歲,性情投合,到很能玩在一起。娟妃雖然有些舍不得女兒,但見女兒能長在皇上的乾清宮中,也是莫大的殊榮。再說,當日她也正是榮寵之深,反而更能借著看女兒的由頭多多親近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