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嬪,你這是要幹什麼呀?趕緊放開朕。”上官明軒心中一陣反感,用力地推開了沈芙蓉。
由於他用力過猛,沈芙蓉一下子跌到在地上,發出“撲“的一聲悶響。
“啊!”沈芙蓉慘叫了一聲。
這聲音讓上官明軒不由心中不忍,這女子畢竟是方才給了他無盡歡樂的女子,民間有言“一日夫妻百日恩”更何況沈芙蓉是連日的侍寢,讓他充分領略到了這床榻上的歡愉。可以說,沈芙蓉讓他感受到了從沒有過的快樂。這種快樂,讓他可以在那個時刻忘記了所有的煩惱:後宮的、政局的,等等,而是一心一意地就想與她行雲雨之歡。
想到這裏,上官明軒連忙上前扶起了沈芙蓉。
沈芙蓉趁勢歪在了上官明軒的懷裏,兩隻胳膊又如長長的藤蔓一般緊緊地纏住了上官明軒的脖頸,口中更是軟糯有聲,道:“皇上,不要離開臣妾好不好?臣妾就是一株花,時刻都等著陛下的雨露澆灌,陛下若是不理睬臣妾,臣妾定是活不了的。求求你,不要走,好不好,好不好好麼?”
“朕並不是不理會你,隻是芷嬪她也是一片好心,再說朕已經冷落她很長時日了,若還是這麼不搭理她,我於心何忍呢?”上官明軒一聲聲地安慰著。上官明軒一邊說著,一邊輕輕地拿開她的手臂。
“那陛下為了她就可舍棄臣妾嗎?”可這個沈芙蓉卻拿出了死纏亂打的陣勢,雙手又環住了上官明軒的腰。
上官明軒心中煩悶之心頓起,剛想用力拉下她的手臂,卻不經意間對上了她的雙眸。
她那一雙剪水雙瞳,此刻含著氤氳的霧氣,迷迷蒙蒙的眼底更像是有著不盡地吸引力。隻一眼,上官明軒便又心軟了。更何況,她半露的玉體時時如一顆耀眼的珠寶。
“陛下,難道為了她就可以放棄臣妾嗎?臣妾不依,不依。”
“可是玉嬪,你要清楚,後宮並非隻有你一個妃子,朕總要兼顧大家的,讓你們姐妹雨露均分,才能換來這後宮的安寧的呀!”上官明軒隻好耐心地勸說。
“好,陛下說得是。臣妾並非那不明事理之人,臣妾不想讓陛下為難。”沈芙蓉忽然嫣然一笑,心內生出一個好計策。
“嗯,到底是我的玉嬪懂事,這樣吧,朕先見見芷嬪,回頭,朕定會封賞你的。”
“多謝皇上,可是臣妾不稀罕皇上的封賞,臣妾隻想每日陪著皇上。”沈芙蓉說著,慢慢彎腰拾起了地上的羅裙,慢悠悠地穿著。
“高公公,你送芷嬪回金皖宮去吧。”上官明軒對門外喊道。
“是。”高公公應聲走了進來。
“不,陛下,臣妾不回去。臣妾要在這裏陪著陛下。”見高公公走進來,沈芙蓉再次纏上了高公公的手臂。
“玉嬪,你方才不是剛答應朕的嗎?”上官明軒微微蹙著眉問道。
“我是答應陛下了,可是臣妾卻沒有答應陛下回金皖宮呀!我和芷嬪妹妹素來交好,可是臣妾卻不善廚藝,我也想嚐嚐芷嬪妹妹的湯,以後好照樣子學呀。皇上這麼辛勞,不多多進補怎麼行呢?皇上,您就答應臣妾吧!”沈芙蓉又拿出了死纏爛打的功夫。
“這……”上官明軒不由猶豫起來。
“皇上,芷嬪娘娘已經在外麵等了很久,現在畢竟已經是初冬了。您看……”高公公忍不住替芷君說話。
“皇上——”沈芙蓉又拿出了她的拿手好戲,撒嬌耍賴。
上官明軒思忖了片刻,也覺得沈芙蓉在此,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或者,他還可以借著沈芙蓉好好地觀察一下芷君,看看她會有怎樣的表現。
“高公公,你讓芷君進來吧。”上官明軒遂說道。
芷君在門外已經等了快半個時辰了,那個傳信的小太監覺得有些對不起芷君,一直在圍著她,跟她講笑話。芷君自然明白他的心意,也覺得他挺不容易的。又等了這麼久,心中便已了然:看來這個沈芙蓉的狐媚功夫也是十分了得的。自己恐怕要改變戰術了。
正想著呢,高公公快步趕了過來,還差幾步遠的路,就忍不住高聲叫道:“芷嬪娘娘,皇上有請娘娘進禦書房呢。”
“娘娘,這下好了。我就說麼,皇上的心中還是有娘娘的。”那個小太監立刻樂得眯起了眼。
“多謝你了,還不知道你的姓名。”芷君莞爾一笑。
“奴才小喜子,芷嬪娘娘日後有什麼吩咐,就隻管叫奴才就是了,奴才定然效勞。”小喜子立刻點頭哈腰地說道。
這個小喜子在乾清宮看門,本是個低等的奴才,從來撈不上好的事由去做,又沒有哪個主子能給他寫油水,今日得了芷君的這錠銀子真是夠他美些日子的了,方才在與芷君的聊天中,他覺得芷君非常地平易近人,這樣的主子在後宮可是真不多見呢,更何況還生得如此標致,又很是得寵。於是這個小喜子便暗暗有了計較,定要好好巴結上這位芷嬪主子,也好日後在這後宮中得到升遷。
“娘娘,那玉嬪娘娘賴在禦書房不肯走,老奴尋思著,她定是要跟娘娘您示威呢,故而您可要心裏有個數,一會兒莫要亂了分寸。其實,皇上的心裏還是有娘娘的,若是娘娘也能像玉嬪娘娘那般,那皇上怎麼會多看那玉嬪娘娘一眼呢?”高公公低聲在芷君的耳邊說道。
芷君不由心頭一暖,看來這個高公公的心還是始終向著自己的,她連忙點頭致謝道:“多謝公公提醒了。芷君自有道理。”
“唔,那就好。”高公公於是放心地點點頭。
芷君邁著嫋娜的步子走進了乾清宮,彼時,上官明軒正坐在書案之後,沈芙蓉正站在一旁給他墨墨。
一刹那間,一股無以名狀的酸楚襲上了心頭,這樣的畫麵不曾是她和上官明軒之間共有的嗎?在這一刻,芷君心裏才明白,原來她和上官明軒共同批閱奏折的那段時光是如此的美好,並深刻地藏在她的記憶深處。那是一種長輩對晚輩的關懷,那更像是一種恩師對學生的關愛。在那段時光裏,芷君在上官明軒的身上學到了很多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