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裂風門今日一大早便鑼鼓喧天,大擺紅帳,眾弟子齊聚山門外,恭送掌門薑迎風遠行幽州!按常理掌門出行弟子恭送便是,不至於大擺紅帳呀,那是各位不知,這其中的緣由聽我細細說來。
幽州,地處中原,偏黃河上遊,這裏水路陸路相交,交通很是便利,客商南來北往,一派熱鬧,尤其更受武林豪俠的青睞!原來,在幽州城西北三十裏處,有一條山脈,名曰隱霧山,因常年煙霧環繞不散得名,山上奇峰怪石常見,珍奇異獸不少,參天的大樹,絆腳的荊棘更是布滿整個山脈。在這隱霧山中,有一奇峰,名曰天柱峰,四麵絕壁,猶如一根撐天的巨柱拔地而起,峰頂卻是如刀劈一樣的平整,是一塊不小的平地!山勢險峻,隻有一條羊腸小道環繞其身,直通峰頂。常人想要上山,要有出眾的膽識和體力,否則,爬到一半便被山風吹落山崖者比比皆是!能登頂者,便已是武功出眾的豪俠了!但更令人驚奇的是不知是誰,也不知何時,在山頂的平地處建了一座大殿,大殿頗有氣勢,門楣之上金光匾額,書“真武大殿”四字,共分三層,每層都有一塊巨石屏風,屏風上沒有半個字,卻布滿刀劈斧劃的痕跡!
世人皆疑惑,這羊腸小道,空手上山尚且費勁,這建造大殿的木料和著巨石屏風是如何運上山的?而這屏風上的痕跡又是何人刻上去的?因有太多的疑惑未解,所以江湖傳聞越來越多,有人說大殿是神仙造的,巨石屏風上的劃痕是神仙練劍時無意中劃出來的,也有人說那些不是劃痕,是高深的武林秘籍,隻是還沒有人能參透其中的奧秘!
於是,越來越多的傳言在武林中散開,越來做多的武俠從江湖中聚來!眾人中,既有拉幫結派的幫會,也有獨闖江湖的遊俠,可這麼多人,不但沒有一個能解開這些迷題的,反而引來了不少心術不正的邪徒敗類,他們散布謠言,擾亂江湖,搞得幫派之間勾心鬥角,相互廝殺!
為防止江湖動亂,各門派之間做出約定:每五年,在天柱峰真武大殿前,舉辦問劍大會,勝者為武林盟主,可入住真武大殿五年,其他各門各派在此期間,如無盟主許可,絕不能上天柱峰半步!這種約定在武林中已傳承進百年了,於是前書所講的一幕便可想而知:在剛剛結束的問劍大會上,祁連裂風門掌門薑迎風,技壓群雄,得武林盟主之譽,可入住真武大殿五年,他回幫交代完各種幫中事物之後,便率親信弟子遠赴幽州,入住真武大殿!
掌門成了武林盟主,裂風門在武林之中也是名聲大震,各地前來投師拜門的人絡繹不絕,地方上的富商甚至是官府也都將一些或機要貴重的物品托付給裂風門押送轉運!裂風門名利雙收,眾弟子自然也有點心高氣傲,這不,代掌門付文舉竟然發出征集告示,願出銀千兩,求得天下名刀!千兩紋銀呀,一般的門派那裏有這樣的手筆,那這付文舉又是何人?說到這付文舉,原是一個秀才,略有文采,科舉不中便加入裂風門,半路習武自然是武功平平,但憑借八麵玲瓏的本事和溜須拍馬的手段,竟升任裂風門龍息堂堂主,深得掌門信賴,這次薑迎風遠行幽州,竟然把代掌門的職位跳過兩大護法,直接交到他的手裏,著實意料之外,不過想來也是情理之中。
這付文舉的購刀告示一出,在江湖上便引起一股風波,千兩紋銀,對裂風門這種武林第一的大派來說不是什麼大事,但對一些江湖小支和尋常人家來說,絕不是一個小數!於是不少江湖俠士紛紛攜刀前來,希望能得到這千金,而這消息也是越傳越廣,來到了離裂風門百裏之外的紫雲鎮!
“師傅,你有救了!”一大早,紫雲鎮的心安鐵鋪中便傳來興奮的叫喊聲:“這下一定能湊足藥錢和診費了!”這叫喊聲來自一個少年男子,此人名叫白辰一,從小就在心安鐵鋪做學徒。師父馬大明最近得了風寒,可第一,師父年紀大了,第二,內傷複發,加上風寒入體,這病情有點往重裏走。請來了大夫,說這風寒好治,內傷難調,需要長期進補,且不能勞累!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呀!這千把人的小鎮,師徒倆人開的小鋪,平時能掙幾個錢,哪有能力負擔這筆開銷!
不過師父有一把寶刀,名曰“朔風”,刀寬一拳,背寬一指,通體烏黑,但在陽光下卻能看見刀身有清晰的水紋,刀刃鋒利無比,刀背鑲九耳銀環,舞動時刀身呼呼生風,停頓時銀環滄浪作響,似有裂空斷風之力,故得名“朔風”,馬大明甚愛此刀,便以紫銅做鞘,隻是這刀鞘上的花紋很是奇怪!平日裏馬大明將刀藏於床下雕花木盒內,從不示人,但在這兩人小鐵鋪,三間小柴房中,哪有秘密可言,白辰一早就知道,還乘師父不在家時偷偷玩過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