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雲二伯上門之後,雲家的其他人知道了消息,或者因為工坊也招了雲家其餘人,讓他們沒有理由上門鬧事,自從工坊建造之後就蠢蠢欲動的一些雲家本家人,反倒是在招工完畢,工坊開工之後便沒有再上門鬧事了。
十二月中旬,造紙坊正式開工。
彼時已是臘月,還有半個月便過年了。
但造紙坊的工作依舊在如火如荼地在開展,在造紙坊工作的造紙工,一個月的月錢有二兩銀子,這半個月的工錢便有一兩銀子,一兩銀子在鄉村,可以過一個豐盛的大年了,誰也不願意錯失這樣的機會,年前開工,依舊非常積極給雲莞幹活。
而人間至味、紅顏坊和彩絲閣的生意,都做到了大年三十那一日才關門。
時人講究過年的時候一家團圓,團圓都是在家裏,不論房屋是好是壞,家中是貧是富,都不願意出門的,衙門休衙,集市不開,即便是酒樓這樣的商鋪,幾乎也沒有開門的,倒是年前兩日訂單比較多,讓大家忙得幾乎沒有時間休息,尤其是人間至味,廚師們日日寅時便在廚房開火,到了晚間戌時之後才熄火收工。
年三十那一日,雲莞中午在鎮上的店鋪裏給大家發了紅包,便讓人回去休息了,待來年正月初七繼續開工。
這一年,三個店的生意都非常好,每個讓到的紅包數量,幾乎抵得三個月的月錢,自然都高高興胸回家去了。
而造紙坊的第一批紙已經製造出來,正存在庫房裏,待年後便銷往陵陽城等西江南岸的城鎮。
比起上一年,今年,上林村的春節格外熱鬧。
從臘月中旬開始,雲莞還帶人在造紙坊裏忙碌的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都飄出了臘肉臘腸的香味,日日有人在家裏做年糕,路過門外都能聽到院子裏傳來笑的聲音,連在路上跑的孩子,都換上了新衣裳。
全村上百戶人家,今年已經二十多戶人家修建了新房子,其中大部分都是第一批跟著雲莞幹活的人。
雲莞忙碌到大年三十的中午,在鎮上的店鋪給大家發完了紅包,鎖好了門之後才回來。
街道上攤販已經空了,到了年三十,大家都回去,沒人出來擺攤,倒是住在鎮上的百姓,家中傳出些熱鬧的聲音,還有人在門前貼對聯,孩兒穿著新衣裳跑來跑去。
其中一個孩撞到了雲莞,雲莞伸手扶過:“心些。”
孩兒又笑嘻嘻地跑開了。
雲莞站在原地看著,不覺莞爾一笑。
今年冬,氣極好,這兩日都是陽光明媚,如同初夏一般的季節,不過,十日之前,蕭韞之回信,無法在年前回來,大約要年後方能回來。
這個年,也不知道他在哪裏過。
十日前的回信,蕭韞之寫得極少,也少了些往日調笑的調調,倒正經了許多,簡單了些自己的近況,但雲莞依舊覺得跟沒沒有區別,反正她依舊不曉得蕭韞之在做什麼。
她倒是用新作的紙給蕭韞之回了一封信,順便千山釀也送了幾壇過去。
看他一個人在外過年,便當做給他些許鄉關慰藉吧。
雲莞心中不免失落地想。
回到村裏的時候,造紙坊裏已經停工了,大夥兒正忙著將烘幹的紙從壁爐上拿下來,見到雲莞回來,都熱情地打招呼。
雲莞笑了笑,見大家忙完了,才拍手道:“大家都忙完了,都過來一下。”
眾人聚集過來,臉上帶著過年的喜慶,陶伯拿著個托盤,裏邊放了一堆紅色的荷包,雲莞笑道:“過年了,工坊裏安置好了,今日午後都回去吧,這是,給大家的壓歲錢。”
眾人聞言,眼前一亮,麵上興奮的神色收也收不住。
雲莞瞧著,莞爾一笑,將銀兩都一一發了下來,雖然不多,但也足夠讓人高興了,畢竟才幹了半個月的活。
收到了銀兩,眾人忙不迭跟雲莞道謝,最後又自告奮勇地將工坊打掃幹淨,確認沒有落下的事情之後才高高興胸回去了。
雲莞一轉頭,便看到在工坊幹活的兩個雲家本家的兄弟尚未回去,正站在幾步開外,拘謹地看著她。
雲莞也聽陶伯過,雲家這兩兄弟幹活本分,手腳勤快,心眼也踏實,雖然從未做過造紙的事情,但自進來之後,便虛心求教,裙是不錯。
實話,雲莞跟雲家本家的那些同輩人,都不太熟悉,一則是年歲相差太遠,玩不到一塊兒,二則是其他人對雲承德的妒恨和敵意,也讓她不願意接近他們。
但她也知道,並不是所有人都帶著敵意。
“大夥兒都走了,九哥十一哥怎還沒有回去,家裏不是開始貼對聯了麼?”雲莞問道。
雲雙全搓著手道:“阿莞,我們,我們是來跟你聲謝謝。”
雲莞眨了眨眼:“謝我什麼?”
“你不跟我們一般見識,還讓我們來工坊做事,哥哥們都未曾跟你過一句謝謝,你今還給我們發錢過年,這實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