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師父(1 / 3)

蕭韞之自然是不需要去問任何饒。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被關押在思過塔裏的逆王,到底是什麼人,以及二十多年前,那場東瀾立國以來最大的,也是唯一的一場宮變,究竟怎麼回事。

太子和銘王並肩離開之後,麵上的痛快,並不維持多久,很快,他便沉了臉。

銘王幽幽道:“皇兄到底是何意,父皇分明不讓我們再提此事,你如今卻將之告知蕭扶疏,若是父皇知曉了,恐怕會不高興。”

太子顯然不覺得自己的舉動會惹得龍顏大怒:“父皇的確不喜我們議論此事,但也要另當別論,你瞧瞧,那蕭扶疏是誰,敏樂公主的孩子,再想想,那敏樂公主又是誰?雖敏樂公主三十年不曾入京,可又有誰敢確定她心中究竟如何想,畢竟他們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妹。”

“何況……”太子轉頭看著銘王道:“你敢,你心中對蕭扶疏半分懷疑都沒有麼,敏樂公主若真的甘願曆經多年,與皇家斷絕了聯係,為何三十多年後,讓自己的兒子回京?”

銘王微微皺眉:“蕭扶疏剛來京時,我看皇兄未必想到這一層,為何現在這樣懷疑?”

太子哂笑了一聲:“當時未曾想到罷了。”

銘王笑了笑:“是麼?”

太子又繼續道:“二十年前的事情,知曉的人何其多,今日蕭扶疏來了大悲寺,見了思過塔,一問便知,銘王又擔心什麼?”

銘王聞言含笑道:“我是不擔心,就怕皇兄想要做些什麼。”

太子不善地看了他一眼,不再多,而後甩袖離開。

銘王站在原地,看著他離開的背影,麵上笑意漸漸淡下來,回頭看了一眼身後的高山上,那高高的塔尖,眯了眯眼。

*

太子離開之後,便往皇後休息的院落而去。

時值冬日,大悲寺風大,皇後舟車勞頓半日,到大悲寺之後,隻覺得頭疼不已。

自然,這兩個月的日子,她過得並不好,太子被禁閉,見不到兒子且不,王家更是被流放嶺南,母族全部被牽連,雖然還有不少曾經王老爺子的門生故吏,但她與太子,幾乎算是失去了背後依仗的力量。

或許是因為心中難安,自王家前往嶺南之後,她便時常夢見胞妹,導致她寢食難安,人也跟著消瘦了不少。

兩個月前,仍是容光煥發,兩個月之後的如今,皇後麵上便有了一些疲態。

但皇後知道,自己不能倒下,太子還在,今後的日子還長著。

院外有人來報:“娘娘,太子來了。”

皇後趕緊起來:“快,快讓太子進來。”

自從太子禁閉之後,她便再也沒有見過兒子,太子的禁閉解之後,便要來大悲寺祭,母子兩人也不得一句話,此刻要見到兒子,皇後不禁紅了眼眶:“皇兒。”

太子慣於依賴皇後,母子再見,心情難免激動:“母後。”

皇後仔仔細細地看著太子,“這些日子,可苦了我兒,多虧此次祭,往後便好了。”

起此事,太子便憤憤道:“母後放心,外祖與舅舅受的委屈,有朝一日,兒臣必定討回來。”

提及王家,皇後便傷心,聞言隻不住地點頭。

“都怪那蕭扶疏,若非他多事,也不至於如此,如今他當了諸衛軍上將軍,瞧著這般威風,我便看看,他能威風幾時!”太子憤恨道。

皇後心中也是有恨的:“一定不可輕饒了蕭扶疏,但皇兒如今才剛剛解了禁閉,萬不可有過大的動作,你父皇心中對你,怕是還有幾分冷淡,那蕭韞之卻正當聖寵,當下,再得聖寵才是關鍵之事,餘下的事情,皆可慢慢來,蕭扶疏還在京城,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可明白?”

太子雖不太滿意,但也曉得皇後的話很有道理,便應了下來,還不忘起了方才遇見蕭韞之所的話。

皇後聽罷,沉思了好一會兒:“他究竟如何反應?”

皇後自然知曉,曾經王老爺子在牢會見蕭韞之的時候,便提過逆王之事,彼時,蕭韞之並無甚反應,許久過去了,她卻始終還將此事放在心上。

畢竟,蕭韞之的身份,與逆王的身份,太好做文章了,當年的那場宮變,究竟如何,陛下知曉,王家知曉,她自己也知曉。

陛下對此諱莫如深,任何與當年之事相關的人,都能成為一條他日引火的導線。

而蕭韞之,顯然便是那條條導線之中,最引人注目,也是最快能燃起火苗的一條。

而蕭韞之一人之力,讓王家被流放嶺南,兒子在朝中的勢力也被削減近半,這個仇,不可能讓她無動於衷,遲早,她要讓蕭韞之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