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噩耗傳來(1 / 2)

“不過如此恐怕是有違以往吏部栓選官吏的製度啊,若是沒有高中的人也都做了官了,這進士的名號恐怕就沒那麼響亮了。”

對於李倓提出來的這個問題,許遠顯然是有著不同的意見的。

他自己也是進士出身,在這個時代進士所代表著的榮耀和地位是無與倫比的,要是真的按照李倓的做法,對於進士們的榮耀將會是很大的損失,許遠沒有說出來的是一旦這種情況發生了,李倓在大唐的學子中的地位可就不如從前了。

“這件事,朕的確是想到了,不過對於這科舉的前世今生,朕的了解還是不如你,你回去查一查,自我大唐創立以來,最多的一次共錄用了多少進士,還有今年來參加科舉的考生共有多少,把這些數字告訴朕,朕來想一個周全的辦法!”

許遠一看李倓之前說的話好像並不是就要板上釘釘的那麼做了,這才微微的鬆了口氣。

許遠走了之後,李倓開始翻閱這些考生的文章和詩詞,不過他看這些東西的方法和角度,跟這些考生最開始的時候想象的可是不太一樣的。

“這個學生,一味的在那堆砌辭藻,這一篇文章幾乎是啥都沒說出來,這將來要是到了朝堂上,也是個誇誇其談的人物,要不得啊!”

“此人倒是觀點犀利,但是這個字跡……跟朕相比也是多有不如啊,不過手勁倒是不小,不行的話可以推薦到武舉去試一試,當了將領也多少能算是個儒將!”

“咦?這廝倒是有些膽量,給許遠的文章竟然敢論及朕的短處,怕朕是個將領不能統領好朝政?有點意思……”

看著這些大唐年輕人的文章和詩詞,李倓倒是頗有點感觸,這個時代的年輕人雖然也麵對的算是應試教育,但是在二十多歲,甚至有些已經三十多了的年紀上還是有著十分獨特的想法的。

這其中有不少人李倓幾乎可以肯定,一旦到了朝堂上是一定能起到一些作用的。

不過李倓也對於之前這上百年來沉澱下來的科舉製度和官員的選拔方式有了一些歎服的地方,這些人裏麵就算是李倓最為看好的文章,也不過就是一塊未經過打磨的璞玉,這樣的人物是絕對不能直接讓他們身居高位的,一旦他們身居高位了,那是一定會忘乎所以的去紙上談兵的。

“唉!看來除了極個別的人才,直接委以重任的方式還是不行啊!這朝堂的整治,還真就不能操之過急,不然隻能適得其反啊!”

把許遠送過來的這些個文章和詩詞都看了一遍之後,已經到了深夜了,不過這大半天的勞累也讓他得出了一個深刻的教訓,在朝堂上,你是不能像帶兵一樣想一出是一出的,不管什麼事都得慢慢來才行。

第二天,李倓就找來了張巡和許遠二人,把自己最新的想法說了出來。

讓李倓完全沒有想到的是,張巡和許遠聽了這話之後竟然是不約而同的鬆了口氣,顯然李倓要說的話早就已經在他們倆的心裏了,隻不過是覺得還沒到時候說出來,或者是還沒下定決心說出來罷了,畢竟李倓是個什麼脾氣他們倆都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