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一個也不能少(1 / 2)

鄭國霖對企業部的內部結構改造,一直都是在暗暗進行著。

今找這個談話,確定一個事情,不等這個事情徹底落實到位,他不會開始另一個事情。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鄭秀莉和白莉莉,慢慢熟悉內部業務,慢慢學會在沒有他的情況下,處理好自己的事情。

這樣緩慢地暗中進行,還有一個目的,就是不讓向國強發現他的這些動作。

等紙裏包不住火,向國強發現的時候,他的改革已經完成了大部分,再調整回來勢必損失巨大。

隻要沒有大的失誤,相信向國強隻能選擇默認。

然後,他就開始對付周駿,把策劃二部徹底吞噬掉。

白莉莉做主持已經沒有問題,但做管理者,她的性格還是不太適合。

她的心胸有些狹窄,喜歡計較事,同事之間不經意產生點矛盾,她也會記著,弄得自己不開心,別人也不開心。

鄭國霖就暗暗囑咐鄭秀莉,隻讓白莉莉負責培訓禮儀接待和主持人的工作,做些具體的,她專長的事情,盡量不要讓她參與行政管理。

鄭秀莉的想法,和鄭國霖不謀而合。

鄭秀莉為人大度,和誰都能處的來。大咧的性格並沒有影響她要把想做的事情做好。

遇到事情的時候,她能在第一時間做出決定,並迅速帶領大家往她預想的那個方向前進。

這就是親和力和執行力。

無論想的對與錯,先幹了再。

看似有些莽撞,但這就是一個真正的領導和幹部必須具備的素質。

楊詩曼沒有多少文化,可為什麼會管好吳曦的公司?就在於她敢想敢幹。

楊詩曼需要在吳曦指導下,按著鄭國霖劃定的程序來做事,這樣才能彌補她知識的不足。

鄭秀莉知識足夠,完全可以獨當一麵,是個高管的好苗子。

無論是鄭秀莉還是白莉莉,都有其專長的一麵,假以時日,都不愁成為高級白領。

這就讓鄭國霖放心許多,也輕鬆了許多,可以騰出手來,和周駿周旋一番。

向國強已經召集周駿和鄭國霖開會,正式打過招呼了,周駿的策劃二部,開始逐漸參與企業部的策劃方案。

先把二部策劃室的人派到企業部,觀摩一段時間,然後先選擇一些比較容易的案子,在企業部策劃室專人指導下,慢慢入手。熟練了,再獨立開始策劃工作,由簡入繁。

這是個穩紮穩打的法子。

隻要二部那些策劃,懂一些企業管理的知識,都不是笨蛋,有個一年半載,也就可以漸漸入門了。

向國強在管理上是老手,想從他製定的辦法裏,尋到漏洞,不是那麼容易。鄭國霖就是想憋壞,讓周駿做不成,也是感覺無從下手。

企業策劃是個全新的行業,公司營銷部的那些業務員,還不具備洽談這方麵業務的能力。

所以,一部分營銷職權,還隻能攥在鄭國霖的企業部自己手裏。

公司董事會不同意企業部擁有自己的營銷機構,鄭國霖隻好把這部分營銷權力,放到自己的公關室,專門培養幾個人,來負責這部分營銷業務。

企業部接到案子,都是先由公關室派人去企業溝通,了解案子具體情況,然後向公司營銷部報備,由營銷部出委托合同書,公關室再根據合同書去和企業溝通。

關於企業策劃合同定價,公司營銷部也不熟悉,還得和鄭國霖這邊商量。鄭國霖就趁機把做工程預算出身周海波給弄過來,出任預算經理。

而公關室負責這一塊營銷業務的組長,也早就變了趙軍。

負責一個部門,沒有幾個信得過的人,是很難形成聚合力的。

一個出租屋裏住著的這仨朋友,和鄭國霖可以算標準的死黨,他不會忘了他們,隻是要等待合適的機會,給他們一個合適的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