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神秘塗層(1 / 2)

就聽尼爾森繼續下去。

“你們外界傳的,製造一片反光鏡,要達到的精度,相當於把德國這麼大一個國家,搞平到落差不超過一毫米。你覺得,這個可能嗎?”

鄭國霖還是搖頭,但接著:“這肯定不可能。”

這個問題,他搖頭不是表示不知道。怕尼爾森把他當了傻瓜,隻好開口解釋。

可是,他還真沒聽過什麼反光鏡,這個傳就更不用提了。

尼爾森笑一下問:“明知道不可能,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相信呢?”

鄭國霖看著她,又搖頭。

“很簡單,這傳,恐怕就是從德國那家公司裏傳出來的,無非就是讓別人打消仿製他們產品的幻想。”

“那麼,這個反光鏡,到底有沒有這麼高的精度呢?”鄭國霖問。

尼爾森:“精度肯定是有啊,要不然為什麼別的公司製造出來的,達不到要求呢?”

鄭國霖又迷糊了。

尼爾森就繼續:“但不見得他們可以造出來的東西,其他公司,像尼康這樣著名的公司就製造不出來。隻是,他們在此之外,有特殊的工藝。”

鄭國霖再次看尼爾森,她就要關鍵的東西了。

果然,尼爾森:“我們在搞研究試驗的時候,這些鏡片組成的反光鏡組,並不像安裝在設備上那樣,是封閉的,完全看不到。因為我們要試驗不同曲率得到的效果,這些鏡頭組還要經常更換。更換不心,還會摔碎。

德國公司是要回收這些壞掉的反光鏡的,就算摔碎了,所有碎片也一塊都不能少。

有一次,有位研究人員在更換鏡片的時候,一下摔碎了兩塊,有一塊當中的一部分,大家尋找了許久,都沒有找到。

你知道,那個實驗室的環境,是要求極為苛刻的,必須絕對無塵。大家就懷疑是吸真空的設備,把那一塊給吸走了。為此還更換了真空設備,把原來的設備全拆了,也沒有找到。”

到這裏,她就看著鄭國霖問:“你知道,那塊遺失的反光鏡碎片,最終到了哪裏嗎?”

鄭國霖還是搖頭。尼爾森就得意的笑了。

“反光鏡打碎了,就是一塊普通玻璃,應該是一點用處都沒有的,他們卻如此認真去回收,這裏麵,不會有什麼問題嗎?當時我就這樣想。

後來,經過仔細觀察,在白熾燈光下,我隱隱感到,這個玻璃上,應該塗了一層十分稀薄的東西。他們怕塗的這東西的化學成分泄密,這才做如此嚴格的回收。”

鄭國霖就點點頭。

在做企業策劃的時候,他聽過這樣的故事。

一家工廠仿製的歐洲產品,材料、規格、熱處理工藝,都是按照對方的標準,嚴格製造的。可是,就是不如人家的耐磨性能好,甚至連人家一半的性能都達不到。

後來,這家工廠裏的一個工人偶爾發現,在太陽光下麵的時候,人家產品的表麵,好像有一層半透明的,略帶微黃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