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為國投資(1 / 2)

趙所長繼續說下去。

“其實,我們早就應該發現,他們的磨製技術,沒有他們吹噓的那麼厲害。

破壞掉衍射塗層之後,我們看到的玻璃表麵,也不是完全平整的。

隻是,我們沒有認為那就是他們磨製的水平,而是認為,那是我們破壞塗層的時候,同時也把玻璃平整的表麵給破壞掉了。

這在顯微的條件下,稍微的用力,或者是加入一點腐蝕性的物質,都會破壞掉玻璃表麵的絕對平整,再次出現高山峽穀,這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是,你給我們的這塊玻璃,卻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的認知。

我們通過對玻璃斷裂口的顯微觀察,就發現了,在防衍射塗層下麵,還有一層物質,是用來填平那些實在無法磨平的凹坑的。

這就是我們的發現。這個發現,徹底顛覆了我們過去一味追求玻璃平整度的做法。

他們不是能夠把玻璃完全打磨到絕對平整,而是在有缺陷的地方,填充了這種物質。

這種物質,透光率和玻璃幾乎沒有區別,填充進去以後,就大大提高了玻璃的平整度,減少了光源的散射情況,一塊高透光率的玻璃鏡片,也就被製造出來了。

隻是,這種物質到底是什麼,填充的時候,是液體狀的還是膠質的,亦或本身就是固體的,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另外,顯微環境下,鏡片的打磨技術,檢測技術,都需要昂貴的設備,這是我們光機所目前的資金水平,所無法做到的。”

最後,趙所長不無遺憾地說。

聽到這裏,鄭國霖就問:“那麼請趙所長告訴我,我們到底有沒有希望,把這種鏡片製造出來?”

趙所長回答他說:“隻要有足夠的投入,製造出來應該沒有問題。可是,剛才我也跟你說過了。研究出那種新物質,到底是什麼,需要好多各專業的專家,來做許多的試驗,一點點地去排除,最後達到目的,這個需要資金。

另外,製作鏡片,也需要資金來購買設備,聘請相關方麵的頂級高手來做。

所以,我們目前的困難,不在於能不能製造出來,而在於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

鄭國霖就又問:“那麼,趙所長有沒有計算一下,到底需要多少資金呢?”

趙所長就苦笑,然後說:“我們當然要首先計算成本了。隻設備投入,至少需要一個億!然後還有研發經費的投入,每年至少也得需要五千萬。我們做了三年研發完畢的計劃,這就又是一億五千萬。到出正式產品,恐怕還得五千萬。至少需要三個億啊!”

“這三個億,我來投,”鄭國霖堅定地說,“你隻要在三年之後,給我拿出產品來,就可以了。”

趙所長就愣愣地看著鄭國霖。心說都說這位大佬有錢,果然就名不虛傳,三個億,順口就說,一點也不猶豫。

“鄭董,你快可要想好啊。”趙所長就提醒他,“我剛才說的,隻是成功的情況下。如果不成功,我們不能發現那個新物質是什麼,你投入的錢,可是要白白花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