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衛子依隨行,秦九嶺再不擔心安全問題。
衛子依無馬,秦九嶺果斷和衛子依同乘一匹馬。
秦安帶著受贍秦貴在另一匹馬上。
最後一匹馬,則坐著傷勢不算嚴重的秦富。
路上,秦九嶺旁敲側擊,問衛子依身世。
衛子依不疑有他,知無不答。
他父親死後,母親身體不好,所幸洛陽城破,被李唐接管後,李二開倉放糧,漸漸的,衛子依和母親就在洛陽城郊安頓下來。
李二登基,大唐均田製推廣,衛家獲得良田百畝,除了務農,平素也在城中找些苦力。幾年下來,也攢了些錢。
到了該成婚的年齡,因為衛子依生的高大健壯,媒的人不少,可衛子依卻感恩秦瓊,辭別老母,報備官府,準備先來長安報恩。
聽著衛子依的過往,秦九嶺心中一動:“衛兄,伯母難道就不擔心衛兄以後年齡太大,不好娶妻生子?”
衛子依今已經二十五歲,這在古代可不算了。
換了平常人家,孩子都會打醬油了。
衛子依目光一肅:“在下和母親蒙秦將軍大恩,以及當今陛下的恩德,才保住性命有了今的日子,豈能為了家享樂,不思圖報?”
這份重情重義的氣節讓秦九嶺佩服,有些唏噓,按道理,衛子依真去了長安,憑借這位剛才展露的本事,怎麼會在唐史上寂寂無名呢。
不過今朝讓他撞見了,算是衛子依的運氣。
秦九嶺心知衛子依爽直,也不繞彎子,直言道:“衛兄既然聽過我,想必也知道我秦九嶺的抱負。
實不相瞞,陛下已將藍田封地賞賜給我,不日就會下達詔令,但我身邊實在沒什麼幫手。
衛兄若是不嫌棄,我秦九嶺願和衛兄結為異性兄弟,今後和衛兄一起創一番事業!”
“恩公……”
衛子依惶恐,停馬回頭,“恩公身份高貴,在下……”
“唉,衛兄千萬別這麼,豪傑起於草莽,英雄不問出處。”
秦九嶺擺手,言辭懇切,“衛兄隻管回答我,願不願意就行,別的我秦九嶺不敢保證,但給衛兄娶一位意中人,此事不管衛兄答不答應,都包在我身上!”
“承蒙恩公看重,子依豈敢推脫?隻是,子依答應老母,要去秦將軍府上當麵道謝……”
秦九嶺能如此相待,看重,令衛子依感動,但念及老母的交代,還是道,“等子依去秦將軍那裏報完恩德,定來恩公身邊聽命!”
秦九嶺白眼一翻,這衛子依怎的如此不開竅?
按照現在的關係,衛子依就是投在秦瓊賬下,自己把衛子依調過來,還不是一句話的事?
不過秦九嶺此時也沒有明,點頭道:“好,我等著衛兄!等辦完了李家村的事,我就帶衛兄一起回府上見我叔父。”
衛子依聞言連連道謝,經過這件事,和秦九嶺之間也漸漸熟絡起來。
不過也沒再多聊,秦貴擅不輕,需要盡快找地方休息上藥。
好在也就三十裏路,一個時辰後,一行人已經到達李家村。
來之前,秦九嶺已經看過李家村的草圖。
雖然圖線甚是粗略,但大概還是能看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