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須等到將來?”
長孫無忌微微搖頭,長孫衝還是太年輕了。
輕歎口氣,也不想解釋太多了。
問道:“馬車準備好了嗎?陛下還在宮裏等著為父。”
“早就準備好了。”
長孫衝點頭,為長孫無忌披上了一件披風。
“夜裏涼,爹心著涼。”
長孫無忌接過披風,臨上車時,突然開口囑咐道:“衝兒,以後有機會,多跟秦九嶺接觸熟悉一下吧!”
“不過一個暴發戶心態的屁孩,要是沒有秦瓊將軍,他在長安算什麼?”
眼見長孫無忌乘車走遠,長孫衝這才冷哼一聲嘀咕,完全沒有把秦九嶺放在心上。
……
宣和殿。
李二聽到長孫無忌求見後,連忙召見。
他已再慈候多時。
而宣和殿中,此刻並沒有其他大臣,隻有長孫皇後一人陪著李二。
“觀音婢,你,秦九嶺那子,會不會把豆油之法交出來?”
李二此刻心情不錯。
不得不,秦九嶺這數日來已是屢屢給他帶來驚喜。
且不那土豆的事,就是這豆油,隻要廣布下,也是莫大功德。
長孫皇後聞言淡笑,一邊為李二整了整衣襟,一邊輕聲道:“我看秦九嶺這孩子,是個識大體的人。
那麼聰慧,一定能體會到陛下的良苦用心。”
“哈哈!”
李二大笑,頓了頓卻突然哼道,“聰慧?他聰慧什麼?
不過是好悅到了那本書而已。
他要是真能體會朕的良苦,就該把那本書交上來。
起來,要是沒有那本書,這子身上還真沒有什麼讓人討喜的地方。
脾氣臭,愛吹噓,還屢次頂撞朕。
朕這次不強迫他,而是讓秦瓊和輔機去遊,已經是給足了他麵子。”
長孫皇後卻是搖頭道:“陛下,您可不要看了這孩子,拋開那本書,他其實很有學問的。”
“哦?”
李二偏頭,疑惑道,“何以見得?”
“陛下忘了他做的那首詩嗎?”
“你是那首錦瑟?”
李二聞言失笑,“觀音婢,那首詩一看,就不是秦九嶺這種孩子能做出來的。
隻怕連這詩,也是他從那本書上看的。
實話,朕現在倒是好奇,這逍遙子究竟是何許人也了。
可惜無緣得見,否則一定要讓他為朕效力。”
“陛下千萬別這麼想。”
長孫皇後道,“今日在東宮,陛下可知道臣妾聽了什麼?”
“嗯?”
李二狐疑,“東宮怎麼了?承乾今日又沒好好讀書嗎?”
“不是承乾。”
長孫皇後道,“是於誌寧。”
“哦,你是,太子左庶子,中書侍郎於誌寧?”
李二訝然,“於愛卿怎麼了?”
於誌寧博學多才,是當年秦王府文學館的十八學士之一。
雖然李承乾因為年齡不夠,還沒被正式立為太子,但李二早已把李承乾當成了太子的唯一人選。
於誌寧身懷大才,且相對年輕,李二是特地讓於誌寧進宮去教導李承乾的。
所以李二很疑惑,於誌寧的性子,應該不會犯什麼錯事才對。
怎麼會讓觀音婢起?
“於誌寧今日,對出了那道由孔穎達出的千古絕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