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重回李家村(1 / 2)

方廣漢一愣,他不是笨人,很快就反應過來秦九嶺問這話的意思,不由苦笑道:“秦兄弟,我從來都沒做過買賣。而且……”

方廣漢略有些尷尬道:“家中老母尚在,哪怕真的暫時做個縣令,也算對祖上有個交代。”

聽方廣漢這麼,秦九嶺懂了。

可以從秦漢到唐,一直以來朝廷的政策都是重農抑商,商饒地位比較尷尬。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打仗要糧,打完仗戍邊更要糧,輕微鬧個蝗災,就有許多人吃不飽,再發展商業,整個國家都將風雨飄搖。

方廣漢堂堂探花,怎麼現在也還是刺史,正如其所,真要被罰,未必沒有機會。

恐怕沒有他老母的原因,方廣漢本身也不願意去做個商人。

既然如此,秦九嶺也不勉強,人各有誌,隻是有點可惜。

畢竟,這段時間的接觸,方廣漢無論是從個人能力,還是私下關係來講,一直都相處的不錯。

展宇畢竟是軍營出身,見識信心略有不如,行事也較莽撞,如果能有方廣漢相助,他敢在澤州再開六個廠。

微微一笑,秦九嶺轉移話鋒:“聽高平新開了一家怡紅樓……”

“哎喲,秦兄弟你還懂這個!”高審行頓時樂了,咋咋呼呼地叫嚷。

……

翌日,秦九嶺策馬,和胡成遠一起轉道長安方向。

展宇和胡經之在後送校

如今,胡經之正是家具廠的廠長。

雖然這個廠長是秦九嶺私封的,跟朝廷沒關係,但廠長的工資,每個月有三貫錢。

再加上李二封胡經之的七品散官,胡經之日子最近過的很是滋潤。

在長安那麼多年沒娶親,但來澤州這多半個月,據已經和高平縣一個富戶的千金“勾搭”上了。

秦九嶺揮手告別,一千禁軍中,留了二百人給展宇。

加上展宇原有的百人隊,共留下三百人守在澤州。

秦九嶺一行八百餘人,載著二百多車貨物,浩浩蕩蕩開進長安。

三日後,已踏入京畿線,進入雍州衙門地界。

秦九嶺和胡成遠就蠢別,帶著三十名禁軍,轉道京郊的李家村。

他雖然也想回一趟長安,但李家村的工程已經竣工,三千名百姓已經閑了好幾,再不回去,真要人心惶惶了。

當日傍晚,秦九嶺趕到了李家村。

但此時的李家村,已經和他離去之前大變了模樣。

原先村前的土路,全部重鋪成了“水泥”路。

這些水泥,是秦九嶺給劉飛配方,讓劉飛按量調和的。

當然,這些水泥,和現代的高效環保水泥比不了,甚至比起一些唐初的建築來,也略有不如。

古代科學雖然一直不受重視,但科技卻是百花齊放。

秦修長城時就已經開始使用石灰,經過兩漢發展,早已自成一係,不過和秦九嶺造的這種現代普通水泥的構成還是有所區別。

最大的體現,就是秦九嶺造的水泥更便宜,且效果也差不到哪去。

科學配比,不僅質量靠得住,產量更是一等一的。

尤其是凝聚速度。

秦九嶺的水泥,一個晝夜就可凝固,而唐初的水泥,又槳粘漿”,需要三個晝夜才能徹底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