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萬世太平(1 / 2)

“這怎麼能是刁難呢!”

秦九嶺拱手,道,“陛下,臣最近看了不少書,發現上麵的斷句方式各不相同,有先秦是打一斜杆,後漢是圓圈,到了魏晉,全變成了方塊。

至於如今我大唐,除了又出來的三邊形,其他幾種符號亦在混用。甚至有些書,上麵根本沒有符號。”

李二不以為意擺手:“這些朕知道,起來,這也跟當年先秦末年之亂有關。

秦始皇焚書坑儒,盡燒諸家經典,隻在秦宮留有一份藏書,可惜後來西楚霸王項羽攻占鹹陽,下令燒宮,不但諸家經典,連其他各種典籍也多付之一炬。

百年後,雖有西漢武帝下令整理民間藏書,但此時的民間藏書,多是民間劣質手抄本,以及當年六國貴族在被查封藏書之前,臨時抄下的卷宗。

據當時時間緊迫,六國貴族為了能多抄幾本書,連王公都伏案奮筆疾書,如此倉促間,錯字雜字不,斷句之類更沒工夫標注,所以現存經典,沒有斷句的書不在少數。

但這並不影響學習,這麼多年來,那些藏書都已經被曆代大儒研究通透,如何斷句,哪裏斷句,已是自成體係。

其實斷句不斷,隻要能看懂,便無甚大事,這些學堂的老師都會教授。”

“那要是看不懂呢?”

秦九嶺揚眉,“敢問陛下,當初前隋興辦國子監,所謂為何?”

李二失笑:“秦九嶺,你是想考朕嗎?”

“臣不敢,臣隻怕陛下一時不察,給奸佞人以可乘之機啊!”

“大膽!”

孔穎達早就想插話,此刻終於擠上嘴,冷哼道,“無稽之談!區區斷句,由不得你肆意妄言,危言聳聽!”

“孔先生此言差矣!”

秦九嶺轉頭道,“陛下,臣絕對沒有危言聳聽,其因有三。”

“哦?”

李二一怔,道,“是哪三因,你姑且來聽聽。”

“其一,便是歧義,若無斷句,被有心人刻意推敲,恣意斷句,妄傳聖意,恐為禍不。”

孔穎達淡笑:“杞人憂!如此伎倆,豈能騙過下讀書人?”

“那敢問孔先生,讀書人,能代表下人嗎?”

“不讀書,無以明理,不明理,無以立誌,不立誌,安得下?這下,當然是讀書饒下。”

“可笑至極!”

秦九嶺長笑一聲,指著堂中的學生道,“國子監中,讀書人不過千人爾爾,各地三百州府,每府尚不及千,滿打滿算,下統共也就三十萬讀書人。

可我大唐有多少子民?一千六百萬!

讀書人莫十之一二,連百之一二都勉強,孔先生卻大言不慚,這下是讀書饒下,豈不可笑?”

“你!”

孔穎達瞪眼,“你這是謬論!”

秦九嶺懶得理會,複問李二:“陛下以為臣之言如何?”

李二皺眉:“你且下去。”

“這便是臣剛才的,妄傳聖意,為禍不。”

秦九嶺道,“下讀書人畢竟是少數,這少數人一旦被控製,普通百姓大字都不識幾個,安能辨別真偽?

按每府一千書生計算,若控製一千,便是控製一府,控製一萬,便控製十府啊!

陛下,試問,控製一萬讀書人,難嗎?”

李二眉頭深皺,咬唇不語。

孔穎達雙目圓睜,卻是不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