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公平?”
王景之放聲大笑,直視秦九嶺,“哪有什麼公不公平?這都是你自願跟著我來的,不敢比,直接認輸就是!”
“就是,趕緊認輸!”
一眾士族子弟跟著大笑奚落。
“你們!”
高審行幾人大怒,程處亮更是擼起了袖子,眼看再控製不住就要動手,秦九嶺卻是搖頭淡笑:“王公子,你誤會我了。”
“誤會?”
王景之冷笑,“怎麼誤會?難道你敢你這詩仙不是爛虛名?”
“話可不能亂,王公子,詩仙是陛下親封,陛下難道會看錯嗎?”
“哼!”
王景之冷哼,“陛下自是不會看錯,但江山代有才人出,你這詩仙,今日當到頭了!”
“還沒比過,如何知道?”
秦九嶺失笑搖頭,突然間臉色一變,長歎一聲唏噓道,“隻是,我今日以詩仙之尊,欺負你們這些名不見經傳的人,傳出去,隻怕有人會我持才自傲,無德無肚量啊!”
“你!”
王景之臉色一僵,算是明白了,秦九嶺這哪是唏噓?
分明是譏諷他們沒名氣!
奈何,他們之中,還真沒有人能拿出一個響當當的名頭,壓過秦九嶺這詩仙的頭銜。
隻能繃著臉怒喝道:“笑話!你要是不敢比,就直!”
“不錯!”
崔子浩在後跟著冷笑道,“秦九嶺,你別自以為是!更別想玩什麼陰謀詭計,今日,我們在這怡紅院裏會你,是以詩會友!”
“正是!”
王景之點頭道,“稍後,中書侍郎於誌寧先生就會來此,由他來點評詩句好壞!”
王景之和崔子浩可不是泛泛之輩,作為琅琊王氏,和博陵崔氏最有名望和兩個後輩,早已策劃好一牽
提前約秦九嶺,再借故請來於誌寧,就是要有人作個見證。
下誰不知道,中書侍郎於誌寧和諫義大夫,尚書左丞魏征乃是陛下最倚重兩名諫臣?
魏征他們請不來,關鍵是請來也沒用,魏征可不擅長詩詞。
但於誌寧不同,作為當年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於誌寧可以是秦王府中最擅詩詞的一位,單論文采,就是孔穎達也有所不及。
聽見這幫士族子弟竟然連於誌寧都請來,高審行麵色頓時一變,擔憂道:“秦兄弟,大事不好,那於誌寧是出了名的敢話,絕不下與魏大夫。”
不料,秦九嶺卻是不驚反喜,樂道,“那感情好,有於侍郎作證,也好證明我不是逼著要跟他們比,而是他們自取其辱!”
“不是,秦兄弟……”
高審行差點沒被震住,秦九嶺這是多有自信,才能出這種話?
程家三兄弟更是瞪眼,瞧秦九嶺這樣子,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秦九嶺給王景之等人設下了圈套。
而一旁的王景之,崔子浩等人聞言,更是勃然大怒。
“秦九嶺,休要再次逞口舌之利!咱們在詩詞上見真章!”
“少爺,於誌寧先生來了!”
正此時,一名下人匆匆上樓來報。
“快請!”
王景之大喜。
“崔賢侄,你把我急匆匆叫來,是有好詩要我鑒賞,怎麼卻邀我到這怡紅院裏來了?”